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宏典
joe
論文名稱: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政策與措施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Policy and Measure of Sports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指導教授: 詹德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體育產業
英文關鍵詞: sport indust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5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政策與措施之研究
    摘要
    自從民國76年解嚴以來,開啟兩岸經貿、體育、文化交流,台灣職業運動的推展正在進行中;台灣體育主管當局也正想如新竹科學園區一般,獲得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使台灣體育產業能蓬勃發展。中國大陸有高水準的競技體育,加之,1985年中國大陸《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將體育列入第三產業的第三層次中,即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部門,更確立的體育產業的發展。繼之,頒布《關於培育體育市場 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的意見》、《體育產業發展綱要》與《全民健身計畫》、《奧運爭光計畫》等,也使大陸往體育產業發展的道路上企圖明顯。
    本研究是以中國大陸發展體育產業的政策與措施、成效與衍生問題,並藉此得以作為台灣發展體育產業的參考。而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
    1.發展體育產業,應先做好基礎研究工作
    2.提升我國體育競技水準
    3.針對國情作優先項目的發展
    4.對優勢體育項目作政策上的支持。
    5.打破齊頭式的補助方式
    關鍵字:體育產業

    The Study On The Policy and Measure of Sports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SUMMARY:
    After intercommunion of trades, gymnastic and cultur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mpulsion of Taiwan vocational sports has been progressing since we lifted a curfew in 1987. The authorities of Taiwan sports council want to get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just like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to make Taiwan sports industry highly develop. Mainland China has high-level sports performance, and in the report of “About Building Statistic of Tertiary Industry”, sport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3rd level of tertiary industry, which means to raise the level of science & culture standard and service parts of residents’ competency. It confirms the developing of sport industry. Then, China had issued ”The Outlines For Expediting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About Cultivating Sports Marketing”, “Sports Industry Developing Digest”, “ The National Keep-fit Plan”, “The Olympics Wins Glory Plan”, etc., which make the intention to develop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obvious.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olicy & measure, efficiencies, and derivativ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sports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We want to make a comparison with Taiwan to develop sports industry. The study‘s main discoveries are as followed:
    1.To develop sport industry, we should do the basic research first.
    2.Our sport standard should be raised.
    3.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we make the priority develop.
    4.Superiority sports should be supported on the policy.
    5.Equalizing subsidy should be broken.
    Key word:sport industr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體育產業研究之學理依據……………………………………4 第三節 名詞界定………………………..……………………………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育產業理論…………………………………………………14 第二節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政策與措施之時期劃分依據……………16 第三節 大陸體育產業政策發展依據…………………………………19 第四節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政策體系研究……………………………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對象…………………………………………………..…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5 第三節 研究架構………………………………………………………2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9 第四章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的基本政策 第一節 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及發展體育產業…………………30 第二節 積極培育體育健身娛樂市場……………..…………………33 第三節 大力發展體育競賽表演市場…………………………………45 第四節 培育和發展體育的人才、技術、資訊等市場………………58 第五節 扶持體育用品的生產和經營,發展體育相關產業…………70 第六節 因地制宜開發體育系統的多種經營活動……………………81 第七節 制定完善的體育事業經濟策略………………………………87 第五章 中國大陸體育產業措施 第一節 加快體育單項運動協會的產業化發展………………………97 第二節 開發體育場館的體育經營活動……………………………..101 第三節 加強對體育無形資產的經營開發……………..……………106 第四節 加強體育彩票的管理與發展……………..…………………110 第五節 加強對各類體育基金的管理……………..…………………114 第六節 加快體育市場的立法……………..…………………………116 第七節 培養體育管理人才……………..……………………………124 第八節 加強對體育產業工作的領導…………….. …………… …126 第六章 成就與問題 第一節 發展體育產業之成就……………..…………………………128 第二節 發展體育產業之衍生問題……………..……………………13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43 第二節 建議…………………………………………………………151 參考文獻………………………………………………………………154 附錄一 體育產業發展綱要(1995~2010年)…………………………………165

    1.一東(1996),我國體育產業化芻議.財貿研究,第5期,頁90-91。
    2.人民日報(199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6月30日。
    3.方山(1986),中共加緊發展第三產業,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2期,頁37-42。
    4.王忠信、徐延、黃序作(1995),關於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幾個對策研究,體育科學,第15卷第3期,頁9-16。
    5.王海濤等五人(1997),把發展體育大產業作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來抓.湖北體育科技,總65期,頁1-6。
    6.王宣慶(1998),適應市場經濟體制 發展體育主體產業.體育文史,總89期,頁13-15。
    7.王國平(1987),試論體育對現代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3期,頁19-22。
    8.王瑛(1995),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之關係.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19卷增刊,頁119-120。
    9.王躍(2001),體育賽事經營與預期效益.體育學刊,總31期,頁8-9。
    10.中國體育報(1995),開發體育無形資產的重大舉措.8月21日。
    11.毛林根編著(1996),產業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2.孔慶鵬(1997),體育產業:服務社會的載體-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幾個問題的思考.體育與科學,第18卷第5期,頁1-5、 31。
    13.四川成都青羊區體委(1996),加快體育改革步伐 探索體育產業化的新路.體育文史,總77期,頁27-28。
    14.史兵、張鯤、張西平(2001),入世後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頁22-24。
    15.田克枚(2000),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與可行性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頁308-310。
    16.曲小鋒、高斌(1997),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體育產業.體育學刊,第2期,頁71-72。
    17.曲宗湖主編(2001),體育產業學導論.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8.朱增祥(1999),楊浦區體育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策.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12期,頁154-156。
    19.李松梅、李福泉(2000),試論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綜述).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頁4-8。
    20.李建明(1995), 體育經營人才及培養造就.甘肅體育報,5月3日,第三版。
    21.李洪斌、李佳蔚、徐富生(2001),也談體育產業的優先發展領域.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頁32-34。
    22.李敦厚(1999),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思考.體育文史,總99期,頁23-27。
    23.李衛東(1994),關於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化的若干理論思考.中國體育科技,第30卷第4期,頁8-11。
    24.辛利等六人(2000),中國競技體育產業化經營理論與戰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頁13-20。
    25.何志林等四人(1999),上海體育競賽市場化的現狀與對策.上海體育學院學報,頁20-25。
    26.杜利軍(2000),我國體育贊助的現狀分析.體育科學,第20卷第1期,頁9-12。
    27.余莉萍、曹弟萬(1995),體育科技期刊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四川體育科學,第2期,頁62-63。
    2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體育座談會”發言摘編(1993).體育科學,第13卷第3期,頁19-25。
    29.柳伯力(1996),談體育娛樂的管理形式和經營方式.內蒙古體育科技,總30期,頁1-4。
    30.林炎志(1988)運動員是不是商品,體育論壇,第4期,頁13-15。
    31.周小洪等六人(1994),體育產業結構政策初探.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總102期,頁14-18。
    32.周旺成、段宏德、白寶榮(1993),發展體育產業增強事業活力.北京體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頁1-4。
    33.周清志(1994),對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的探索.體育研究,第4期,頁35-38。
    34.孟波(1994),談體育納入市場經濟的軌道.中國體育科技,30卷第5期,頁10-15。
    35.孟鐵杰(1997),談對發展體育產業的幾點看法.遼寧體育科技,總82期,頁59-60。
    36.易劍東(1997),中國近代體育經濟發展階段論.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3卷第4期,頁7-13。
    37.易劍東、謝軍(2000),中國體育經濟史的理論架構.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頁1-6。
    38.易劍東、羅達勇(2000),中國群眾體育產業的現狀與出路.體育文史,總101期,頁22-24。
    39.邱曉德(2000a),發展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思考.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頁5-7。
    40.邱曉德(2000b),關於發展我國體育債券的思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3卷第4期,頁444-445。
    41.姜仁屏(1998),關於制定體育產業法規的思考.體育學刊,總13期,頁40-42。
    42.政協全國委員會科教文衛體委員會(1997),關於廣東、湖南兩省體育產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體育文史,總83期,頁25-27。
    43.胡樂泳、陳勇軍(2000),體育諮詢產業的內涵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2期,頁21-24。
    44.孫有平、易劍東(2000),影響中國群眾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分析.山西體育科技,第20卷第3期,頁5-7。
    45.夏雨普(1985),體育經濟來源初探,體育科學,第2期,頁13-17。
    46.馬成亮(1996),論我國體育產權制度的改革.體育學刊,1996年增刊,頁34-36。
    47.馬志忠(1996),體育經濟效益.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6卷第3期,頁117-120。
    48.馬樂華(2000),中國體育產業品牌擴展策略之研究.體育文化,總102期,頁26-29。
    49.高揚(199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體育產業發展.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頁11-15。
    50.梁曉龍(1995),體育經濟工作中的幾個概念問題.體育文史,總71期,頁55-56。
    51.唐懷端(1988),發展體育經營初探.體育論壇,第3期,頁21-22。
    52.徐鑌(199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 體育經費的籌措、分配與使用.體育文史,總76期,頁23-26。
    53.常乃軍、姚建軍(2000),試論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體育文史,總103期,頁17-19。
    54.張昊(1999),關於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幾點思考.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4期,頁1-4、12。
    55.張岩(1991),我國體育經濟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體育科學,第11卷第4期,頁71-74。
    56.張岩(1993a),體育服務商品.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頁16-21。
    57.張岩(1993b),略論體育產業範疇,體育與科學,第6期,頁5-7。
    58.張岩(1994),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體育體制改革的理論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體育論文報告會紀要.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頁13-16、64。
    59.張岩(1995),體育產業辨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頁1-7。
    60.張岩、張尚權、李懌潤編著(1990),體育運動經濟問題研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61.張尚權(1989),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和體育的競爭性.體育論壇,第2期,頁18-19。
    62.張尚權(1992),體育投資的經濟效益及其評價.體育科學,第12卷第2期,頁4-6。
    63.張紅梅、徐茜(2000),江蘇省男、女排球隊贊助的狀況及其對策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2期,頁29-31。
    64.張厚福(2001),論運動競賽表演的知識產權保護.體育科學,21卷第2期,頁18-22、33。
    65.張細謙(1995),從中日韓競技體育和經濟的發展看競技體育與經濟的聯繫.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0卷增刊,頁184-186。
    66.張發強(1997),對我國體育產業化的戰略思考.體育文史,總84期,頁10-11。
    67.張發強編著(2000),體育經濟漫談.西安:世界圖書。
    68.張發強(2001),加快產業化進程促進體育事業快速發展.體育文史,總109期,頁4-6。
    69.張貴敏(2000),我國運動員成績的產權界定.體育科學,第20卷第3期,頁10-12。
    70.張超慧 、張五平(2000),體育產業全球化趨勢及其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6卷第3期,頁23-26。
    71.張楊(2000),商業性體育比賽中基本民事法律關係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頁52-54。
    72.張燕(1997),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的思考.安徽體育科技,總75期,頁66-67、74。
    73.曹可強(1997),略論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優先領域.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7-10。
    74.曹締訓等六人(1993),試論我國體育產業的 內涵及其發展途徑.體育高教研究,總17期,頁9-11。
    75.黃志榮等四人(2000),體育科技走向市場經濟的探討與研究.體育文史,總106期,頁18-19。
    76.黃津孚(1995),關於體育產業化的涵義、目標及策略.體育文史,總71期,頁21-23。
    77.黃曉春(1997),論經濟市場與體育產權社會化.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6期,頁12-14。
    78.黃曉春、黃捷榮(1993),論體育適應市場經濟活動的機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1期,頁12-16。
    79.閉錦源(1994),論體育勞動力商品化對體育勞動力市場化的要求.體育科學,第14卷第4期,頁31-35。
    80.陳立基(1995),跨世紀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計畫的設想.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總109期,頁16-18。
    81.陳勇軍(1997),產權理論與我國產權制度的改革.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頁5-12。
    82.陳訓秋(1996),打開體育金山的大門-關於推進體育產業化思考.瀋陽體育學院學報,總56期,頁1-5。
    83.國家體委計畫財務司編著(1997),體育經濟改革與發展.北京:五色環文化發展公司。
    84.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2000),發展體育產業 培育體育市場.北京:五色環文化發展公司。
    85.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2000),中國體育市場研究.北京:國家體育總局。
    86.連桂紅、劉建剛(1998),試論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體育文史,總89期,頁9-11。
    87.湯志慶、陳義(199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體育投資特徵.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頁24-27。
    88.湯緬章著(民82),公共政策.台北:華泰文化。
    89.湯衛東(2000),對我國體育經營及其法規體系探索.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頁27-30。
    90.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湖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調查組(1997),把發展體育大產業作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來抓.湖北體育科技,總65期,頁1-6。
    91.程路明(1999),國外體育市場分析與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7期,頁12-14。
    92.詹德基(1990),中共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發展與分析.台北:中華台北奧會。
    93.詹德基(1991),中共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中華台北奧會。
    94.楊力翔(1994),試論體育服務業的若干經濟屬性.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3期,頁21-24、64。
    95.楊年松(1999),體育無形資產初探.體育學刊,總18期,頁77-78。
    96.楊明華(1990),我國體育商業化略論.體育科學,第10卷第2期,頁9-12。
    97.楊軍、苟清華、處校(2000),對中國體育經濟及人才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總103期,頁15-17。
    98.楊思東(1993),試談體育經濟市場化.體壇風雲,創刊號,頁33-34。
    99.楊曉生(2001),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約至因素及對策.體育學刊,第8卷第4期,頁23-25。
    100.楊鐵黎、張建華(1997),中日兩國體育產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體育科學,第17卷第5期,頁16-21。
    101.董金國(2001),論體育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體育與科學,第22卷第2期,頁30、36-37。
    102.趙立、楊鐵黎主編(2001),中國體育產業導論.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03.趙炳璞等四人(1997),體育產業政策體系研究.體育科學,第17卷第4期,頁1-7。
    104.劉忠、王芬、鄭基松主編(2000),市場經濟與體育.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05.劉梅、馬玉梅(1997),體育公關的商業價值.哈爾濱體育學報,總54期,頁6-8。
    106.鄭志富等(民87), 運動管理學論文輯(一).台北:師大書苑。
    107.鄭國金(1999),淺析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與法制管理.湖北體育科技,總70期,頁8-10。
    108.鮑明曉(1994a),關於體育產業的幾個理論誤區.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總102期,頁5-8。
    109.鮑曉明(1994b),論體育產業化.中國體育科技,第30卷第4期,頁4-7。
    110.鮑明曉(1996),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發展的思路與建議.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23-27。
    111.鮑明曉(1997),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發展思路與建議.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29-33。
    112.鮑明曉(1998),關於體育無形資產的幾個理論問題.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1卷第4期,頁6-9。
    113.鮑明曉(1999a),我國體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4期,頁21-28。
    114.鮑明曉(1999b),對我國體育產業熱點問題的思考.體育文史,總96期,頁12-15。
    115.鮑明曉(2001),我國體育經濟學研究的九個熱點.體育文史,總107期,頁20-21。
    116.遼寧省新民縣體委(1995),以體養體 多業補體-積極提高體委自身造血機能.體育文史,第3期,頁34-36。
    117.盧元鎮(2000),關於體育產業的幾個理論問題(上).體育科研,第21卷第4 期,頁1-7。
    118.盧元鎮(2001),關於體育產業的幾個理論問題(下).體育科研,第22卷第1期,頁38-39、44。
    119.盧元鎮等四人(2001),體育產業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體育學刊,總29期,頁41-44。
    120.韓丹(1993),論運動訓練生產、生產力和價值.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第11卷,頁11-17。
    121.韓官准(1989),論初級階段體育勞務商品化.體育論壇,第1期,頁14-16。
    122.韓新君、周紅波、王愛國(2001),探討體育產業發展中三個法律問題.體育文史,總108期,頁14-15。
    123.鍾天朗(1993),拓展我國體育產業的若干問題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頁27-31。
    124.鍾全宏(2000),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狀況及類型特徵.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總102期,頁8-9。
    125.羅明福(1997),關於進一步發展我省體育產業的思考.湖北體育科技,總63期,頁1-4。
    126.羅明福(1999),關於體育經紀屬性的思考.湖北體育科技,總70期,頁1-4。
    127.蘭國偉(2000),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經濟增長.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4期,頁178-18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