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俊吉 |
---|---|
論文名稱: |
台灣國樂發展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 ~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陳勝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國樂 、國樂作品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6 下載:9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分三個主要部份﹕一.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二.『國樂』之樂種有關的文獻整理,三.1949—1970年間國樂作品的探討分析。
第一部份說明書寫本論文的動機,由於過去對『國樂』之樂種的研究,較少有作深入的分析,尤其台灣早期的國樂,不論是有聲資料或樂譜方面即將瀕臨消失的命運,引發筆者研究的動機。故筆者特別選定1949—1970年間所經常被演奏的國樂合奏曲,排除中樂西奏、西樂中奏、歌曲伴奏及各樂器的獨奏形式作採樣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作品分析為主軸,歷史文獻、人物訪談為輔。希望藉由本論文中,透過音樂作品的分析,試找出當時的音樂風格及創作手法。
第二部份為歷史文獻回顧整理的部份,主要分為兩段時期作為說明。一.民初在大陸的國樂發展(1919—1949年),二.台灣光復前後的國樂發展(1949—1970年)。探討的對象只限於當時社團活動最主要的中廣國樂團,其餘社團不作討論。
第三部份為國樂作品探討分析,經由樂譜文獻的整理與解讀,筆者將當時所演奏的國樂合奏曲,依作品體裁的形式分為四類來作樂曲實質上的解析。分別為﹕齊奏曲、重奏曲、合奏曲、器樂領奏曲。藉由這樣的分類,能將作品的形式作有系統的整理與分類,清楚看出當時不同體裁所呈現出的音樂風格,另外也能看出整個時代性整體的音樂風格。
一.工具書類
中國大百科全集 音樂舞蹈卷。中國大百科全集出版社。
中國音樂詞典。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大陸音樂辭典。全音樂譜出版社。
二.書籍類
曹俊漢
《研究報告寫作手冊》。第二十一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袁靜芳
《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1999。
李西安、軍馳
《中國民族曲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李民雄
《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民族器樂知識廣播講座》。第二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董榕森
《實用中國樂法》。台北﹕國立編譯館,1979。
《中國樂語研究》。台北﹕中華樂訊雜誌社,1981。
吳祖強
《曲式與作品分析》。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
蕭而化
《音群之法則》。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7。
韓國
《 韓國音樂文集(一) 》。台北﹕樂韻出版社,1990。
《留美三樂人:黃自、譚小麟、應尚能 留美資料專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4。
趙廣暉
《現代中國音樂史綱》。台北﹕行政院建設委員會,1986。
高子銘
《現代國樂》。台六版。台北﹕正中書局,1970。
黃體培
《中華樂學通論 第一編 樂史》。台北﹕行政院建設委員會,1983。
許常惠
《民族音樂論述稿(四)》。台北﹕樂韻出版社,1999。
林谷芳
《諦觀有情》。台北﹕望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
陳郁秀 編
《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趙璞
《中國樂器學─古琴篇》。台北﹕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1991。
魯復順
《國劇胡琴譜》。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5。
朱世瑞
《中國音樂中複調思維的形成與發展》。第二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高厚永
《民族器樂概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喬珮
《中國現代音樂家》。台北﹕天同出版社,1981。
劉靖之
《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台北﹕耀文出版社,1998。
王傳任、王順通
《音樂欣賞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三.期刊論文類
魏金泉
《中國廣播公司國樂文獻調查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8。
黃文玲
《五十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孫慧雅
《蘇州彈詞《珍珠塔》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陳正生
〈大同樂會〉。《北市國樂》, 157期 , p.12。
許光毅
〈大同樂會〉。《音樂研究》, 25期 , p.114-115。
鄭德淵
〈中廣國樂半世紀〉。《廣播月刊》, 第35期。
李哲洋
〈絲竹合奏的求變〉。《藝術學報》, 第36期 , p.46。
孫培章
〈從傳統走向創新—中廣國樂團三十至六十年代往事〉。《北市國樂》, 96期, p.1-4。
方冠英
〈兩送黃昏花易落—懷愁緒憶故人 林沛宇先生〉。《北市國樂》, 85期, p.1。
劉蓮珠
〈傳承國樂藝術的辛勤耕耘者─夏炎先生〉。《北市國樂》, 84期, p.1-2。
李時銘
〈劉俊鳴先生事略〉。《北市國樂》, 171期, p.4。
黎鍵
〈中樂合奏傳統與交響化的問題〉。《中國新音樂論集》,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1986, p.137。
高厚永
〈回顧與展望—爭論與探索發展了二十世紀的國樂〉。《中國新音樂史論集 國樂思想》,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1994, p.3-16。
陳裕剛
〈影響台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中國新音樂史論集 國樂思想》,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1994, p.337-385。
〈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國樂團為例〉。《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 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市國樂團, 2000, p.88-118。
陳勝田
〈中國音樂〉。《台灣音樂閱覽》,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p.134-144。
〈四十年來國樂教育之回顧與展望〉。《藝術學報》, 第57期。
〈國樂在台灣〉。《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7, p.309-327。
〈二十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歷史的、教育的角度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 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市國樂團, 2000, p.24-35。
四.樂譜類
黃體培 編
國樂樂譜第一輯~第七輯。1958~1961年。
孫培章 編
中廣國樂團三十五年。1970年。
劉毅志 編
國樂津梁第二冊。1972年。
董榕森
國樂新曲之三~陽明春曉。1970年。
劉俊鳴 夏炎 編
現代國樂樂隊基礎(下篇)。1972年。
現代國樂之五 國樂合奏總譜(第一集)。1974年。
現代國樂之六 國樂合奏總譜(第二集)。1975年。
夏炎 編
樂隊基礎(上冊) 。1984年。
江永生 編。
國樂曲集彙整 四本(手抄本)
五.網路資源
中華國樂學會網站
http:www.scm.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