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恩梃
Cho Eun Jeong
論文名稱: 呂坤《交泰韻》研究
A Study of Lu K'un's Jiao T'ai Yun
指導教授: 姚榮松
Yao, Rong-S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0
中文關鍵詞: 呂坤交泰韻等韻聲韻學明代等韻學近代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交泰韻》為明代萬曆三十一年 (癸卯,1603年),呂坤(1536 - 1618) 所撰的北方官話的韻圖。此書最大的特色為廢除門法與改良反切法,而根據當時的河南寧陵方言來表現明代北方官話的語音系統。全文共分為七章,其綱要如下:第一章:前言本章略述研究《交泰韻》的研究動機與列出諸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呂坤的生平及著述本章的第一節概述呂坤的家世及生平;第二節在介紹呂坤的學術著作及臺灣所藏的《呂新吾全書》四種。第三章:《交泰韻》體例本章分三節:第一節列出《交泰韻》的內容目錄;第二、三節說明在《交泰韻》中所看到的反切法與排列原則 (各有五項)。第四章:《交泰韻》與中古音類的比較本章對於中古聲韻與《交泰韻》的關系,即從中古音到明代官話的音韻變化的情形,進行分析。第五章:呂坤詩文用韻與《交泰韻》的比較本章利用呂坤的詩文用韻與《交泰韻》比較,作為擬測音系的依據。第六章:《交泰韻》音系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依《交泰韻》的聲類與現代商丘方言的聲母,擬測《交泰韻》的聲母系統。第二節按照呂坤詩文通押的次數統計、明代官話韻圖以及商丘方言的韻母,擬測《交泰韻》的韻母系統。第三節說明《交泰韻》的聲調現象與入聲的音值。第七章:結論本章經由前六章的論述,得出呂坤《交泰韻》的優缺點與其在音韻史上的價值。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導論 1 第二節 前人有關《交泰韻》之研究 3 壹、 王 力《漢語音韻學》、《漢語音韻》 3 貳、 藤堂明保〈17世紀?開封方言 ─ 呂坤?『交泰 韻』????〉 4 參、 趙蔭棠《等韻源流》 9 肆、 林平和《明代等韻學之研究》 9 伍、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 11 陸、 佐?木猛〈『交泰韻』?研究.序說〉 13 柒、 楊秀芳〈論《交泰韻》所反映的一種明代方音〉17 捌、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 20 玖、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 22第二章 呂坤的生平及著述 24 第一節 呂坤的家世及生平 24 壹、 家世 25 貳、 生平事蹟 28 第二節 學術著作 37 壹、 呂新吾全書 37 貳、 其他著作 40 參、 散佚著作 40 肆、 代表著作簡介 41第三章 《交泰韻》體例 48 第一節 內容目錄 48 第二節 反切法 51 壹、 入聲配陰聲韻與陽聲韻 52 貳、 平用入、入用平作反切上字 54 參、 反切上字與下字的聲調相同 57 肆、 反切上字與下字的陰陽相同 66 伍、 相承的四聲 (三聲) 韻字聲母相同 68 第三節 排列原則 71 壹、 聲母的安排方法 71 貳、 聲頭 (反切下字) 的安排方法 71 參、 同音字的安排方法 83 肆、 內附與外附的安排方法 88 伍、 中古不同韻尾的安排方法 92第四章 《交泰韻》與中古音類的比較 95 第一節 聲類之比較 95 壹、 全濁清化 95 貳、 中古的非、敷、奉母合流 101 參、 中古的知、照、莊系合流 102 肆、 中古的影、疑、為、喻母合流 105 伍、 中古的泥、娘、日母部分合流 107 陸、 微母獨立 108 柒、 本書反切上字有承襲《廣韻》以外其它中古韻書而聲母不同 108 捌、 聲母的其他現象 112 第二節 韻類的比較 117 第三節 聲調現象 148 壹、 平.入聲分陰.陽 (共有六個聲調) 148 貳、 平.入相近 148 參、 陰.陽同入 149 肆、 異平同入 150 伍、 外借內入 152 陸、 同音不同調 155第五章 呂坤詩文用韻與《交泰韻》的比較 158 第一節 詩文用韻與《交泰韻》相合者 158 壹、 中古的 [-n].[-m] 尾合為 [-n] 尾,中古的 [-t].[-p] 尾合為 [-t] 尾 158 一、 真.侵韻合為真韻 158 二、 先.鹽韻合為先韻 162 貳、 中古的 [-t].[-k] 尾合流 164 一、 勿與屋通 164 二、 質與戚通 166 三、 曷與藥通 169 四、 屑與格通 171 參、 濁上歸去 173 第二節 詩文的通押現象 179 壹、 東.庚.青相押 181 貳、 真.文相押 186 參、 寒.刪.先相押 188 肆、 魚.模相押 193 伍、 皆.灰相押 195 陸、 蕭.豪相押 196 柒、 陰陽相混 198 捌、 詩文獨用與通押現象的統計 204第六章 《交泰韻》音系 207 第一節 聲母 207 第二節 韻母 211 壹、 東.庚.青韻的音值 212 貳、 真.文韻的音值 213 參、 寒.刪.先韻的音值 214 肆、 蕭.豪韻的音值 216 伍、 二十一韻母的音值 218 第三節 聲調 221 壹、 平聲 222 貳、 上聲 222 參、 去聲 222 肆、 入聲 223第七章 結論 225 壹、《交泰韻》的優點 225 貳、《交泰韻》的缺點 226 參、《交泰韻》的價值 226主要參考書目 229附錄 《交泰韻》總目

    主 要 參 考 書 目二劃(宋) 丁 度 等編《校訂本集韻》(全二冊),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11,初版丁邦新1978,〈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577-5921981,〈與中原音韻相關的幾種方言現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2本4分:619-650四劃王 力1927,〈三百年前河南寧陵方音考〉,《國學論叢》,1卷2號:287-292,又見於《王力文集》第十八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3,初版一刷1936,《漢語音韻學》,《王力文集》第四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12,初版一刷1958,《漢語史稿》,《王力文集》第九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4,初版一刷1962,《漢語音韻》,《王力文集》第五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12,初版一刷1980,《漢語語音史》,《王力文集》第十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12,初版一刷文史哲出版社 編輯1982,《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全三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五劃(清) 永 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4,初版六刷七劃(明) 呂 坤《呂新吾全書三十八卷》,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視廳縮影室藏(縮影資料)《呂新吾全書四十九卷》(四函四十冊),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臺北:臺灣大學研究所圖書館藏《呂新吾先生全集十八種》,清康熙間呂氏重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呂子全書十四種》,民國間雲南圖書館校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交泰韻一卷、凡例一卷、總目一卷》,明萬曆三十一 (癸卯) 年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交泰韻一卷》,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收入《呂新吾全書三十八卷》《交泰韻》,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收入《呂新吾全書四十九卷》《交泰韻一卷》,清康熙間呂氏重刊本,收入《呂新吾先生全集十八種》《交泰韻不分卷》(南京圖書館藏明末胡正言十竹齋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影印本),1995《交泰韻一卷》(福建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影印本),1997,初版一刷(明) 呂得勝 等《小兒語及其他二種》(藝海珠塵本),收入《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6,初版《小兒語及其他二種》(藝海珠塵本),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新一版《小兒語、續小兒語》(藝海珠塵本),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初版杜聯1977,《明人自傳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初版李新魁1983,《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初版一刷佐?木猛1983,〈《交泰韻》?研究.序說〉,《均社論叢》14號 (京都):5-17何大安1987,《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8,二版二刷1989,〈「濁上歸去」與現代方言〉,《聲韻論叢》第二輯:267-292,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5,初版李添富1990,《古今韻會舉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何九盈1995,《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初版一刷八劃(元) 周德清《中原音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3,初版《中原音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6,初版四刷周德清原著、許世瑛校訂、劉德智注音《音注中原音韻》,臺北:廣文書局,1993.9,五版(法) 金尼閣《西儒耳目資》(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天啟六年王徵張問達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影印本),1995林平和1975,《明代等韻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邵榮芬1981,《中原雅音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初版一刷林 尹1982,《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5,改版竺家寧1991,《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11,二版二刷周駿富 輯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初版九劃姚永樸1970,《群儒考略》,臺北:進學書局姚榮松1973,《切韻指掌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由上古韻母系統試析詩經之例外押韻〉,《教學與研究》第三期,1981.5:11-28十劃(明) 桑紹良《青郊雜著》(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桑學夔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影印本),1997,初版一刷高本漢1972,《中國聲韻學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1990.7,再版唐 棣1982,〈河南的特殊方言〉,《中原文獻》第十四卷第十期,1982.10.30:6-8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一刷耿振生1989,〈《漢語等韻學》讀後記〉,《中國語文》第5期 (總第212期),1989.5:385-3861992,《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初版一刷馬 濤1993,《呂坤思想研究》,河北:當代中國出版社,初版一刷十一劃(宋) 陳彭年等重修、林 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3,初版十五刷(明) 章 黼《韻學集成》(首都圖書館藏明萬曆六年維揚資政左室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2,初版一刷國立中央圖書館編1965,《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1,再版陳新雄1977,《校訂補正中原音韻及正語作詞起例》,臺北:學海出版社,初版張玉來1991,〈元明以來韻書中的入聲問題〉,《中國語文》,第5期(總第224期):380-382張啟煥、陳天福、程 儀1993,《河南方言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初版一刷十二劃(元) 黃公紹編輯、熊 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7,再版(明) 馮 琦《北海集》(明萬曆末年雲間林氏刊本),卷十七,收入沈雲龍選輯,《明人文集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3,初版(明)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中國書店,1990.10,初版一刷彭桂芳1974,〈呂坤其人其書〉,《青溪》第八十二期,1974.4.1:12-15黃景湖1987,《漢語方言學》,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初版一刷黃笑山1990,〈《交泰韻》的零聲母和聲母 [v]〉,《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3期:120-126賀 巍1993,《洛陽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初版一刷十三劃董同龢1965,《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9,十三版楊一峰1969,〈沙隨夫子呂新吾〉,《中原文獻》,1卷5期:9-12楊耐思1981,《中原音韻音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3,初版二刷楊秀芳1987,〈論交泰韻所反映的一種明代方音〉,《漢學研究》第5卷第2期:329-3741989,〈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41-74楊家駱 主編1994,《明史新校本》(全十二冊),臺北:鼎文書局,1994.8,八版十四劃趙蔭棠1957,《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7,再版寧繼福1985,《中原音韻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初版一刷裴澤仁1988,〈明代人口移徙與豫北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一)〉,《中州學刊》,第四期:102-1061990,〈明代流民與豫西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二)〉,《中州學刊》,第四期:92-95十五劃(明) 樂韶鳳、宋 濂 等奉敕撰《洪武正韻》,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3,初版魯蕩平1969,〈序呻吟語〉,《中原文獻》,1卷5期:13-14魯國堯1985,〈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問題 ─ 讀《利瑪竇中國札記》〉,《魯國堯自選集》292-304,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7,初版一刷鄭 涵1985,《呂坤年譜》,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初版一刷蔣冀騁、吳福祥1997,《近代漢語綱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初版一刷十七劃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94.10,七版十九劃藤堂明保1956,〈17世紀?開封方言 ─ 呂坤?『交泰韻』????〉,《藤堂明保中國語學論集》154-166,東京:汲古書院,1987.3二十一劃(明) 蘭廷秀《韻略易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二年高岐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影印本),1995顧之川1990,〈河南方言詞考釋〉,《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11-114藝文印書館 編1996,《等韻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4,初版四刷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