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程汶宣
論文名稱: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析論
指導教授: 陳滿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李清照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篇章意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7下載:2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李清照為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被稱為「閨秀詞人」、「婉約詞之宗」。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所作之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李清照寫詞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清人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實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此外,有人把她和李太白、李後主(煜)並舉,稱為詞家三李。
    本論文便透過「篇章意象」的分析,兼具「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綜合思維」,藉由對作品內容與形式間聯繫關係探究,深入了解李清照詞中的藝術手法與謀篇運思的,從對李清照詞的內容、形式作重新的審視探討,以分析其作品的風格與特色。本論文中所採取的詞以王學初校注《李清照集校註》為主要版本,輔以何廣棪所著《李清照研究》、《李易安集繫年校箋》,徐北文主編《李清照全集評注》,曹樹銘校釋之《李清照詩詞文存》,徐培均箋注《李清照集箋注》等,參酌各家略加調整,將本論文李清照詞的研究範疇定為以下五十首。
    本篇論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範疇、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第二章敘述李清照詞的創作背景,分為兩節說明,第一節先述作者背景;第二節再述時代背景。第三章敘述篇章意象的理論基礎,分三節說明,第一節篇章意象的形成方面,先分析篇章中的核心成分-「意」,再次分析篇章中的外圍成分-「象」;第二節篇章意象的組織方面,先分析篇章意象組織類型概說,分為圖底家族、因果家族、虛實家族、映襯家族來說明;再分析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與變型的原則-四大律與三大結構、對比與調和、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與變型的美感效果、篇章意象組織的剛(陽)柔(陰)定位概說三部分闡述。第四章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形成(一),分三節說明。第一節主題類型及主旨;第二節主旨的安置與顯隱;第三節說明主旨與綱領的分合。第五章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形成(二),分三節說明。第一節物材的運用;第二節事材的運用;第三節闡述李清照篇章意象的主要類型,包括夢意象、酒意象、鴻雁意象、梅意象、離情意象、相思意象、思鄉意象。第六章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結構,分四節說明。第一節圖底家族,分為今昔法、圖底法、內外法;第二節因果家族;第三節虛實家族,分為點染法、凡目法;第四節映襯家族分為賓主法、天人法、敲擊法。第七章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組織的變型結構,分為兩節說明。第一節篇章意象組織「逆向移位」的變型結構;第二節篇章意象組織「轉位」的變型結構。第八章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特色,分為三節說明。第一節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節奏,包括原型結構與變型結構的節奏之美;第二節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對比與調和,分為篇章意象的對比與調和之美兩部分;第三節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風格特色,分為篇章意象設計之美感效果與篇章意象風格之美感效果。第九章結論的部分,則就本論文之內容加以統合概括,藉由對李清照詞篇章意象析論,掌握其作品的情意、型態及風格,以呈現本論文研究目的及成果。
    綜觀李清照這五十闋詞作的內容,其主要題材分為記遊、閨情、詠物、言志、節序、頌禱等六大主題,而有觀李清照詞作中的主旨,可以歸為閒適、傷春、相思、閨怨、愛戀、離愁、身世之感、思鄉及祝壽九類,其中以表達「身世之感」最多,「思鄉」、「相思」各次之,可見李清照情感之豐富,藉由詞作得以抒發內在的情思。而對這些作品深層意義探討,李清照詞中「主旨全顯者」作品共計二十二闋;「主旨全隱者」作品共計共計二十闋;「主旨顯中有隱者」作品僅有八闋。
    李清照詞中所使用「物材」分為「自然性」與「人工性」兩類。「自然性物材」可分為植物、動物、天象、時節和地理等類,其中植物物材以花、梧桐、草、柳為主;動物物材以鳥類為主,採用鴻雁及鷗鹭最多;天象物材則以日與風雨意象為主;時節物材以四季、節日與黃昏意象為主;地理物材則以山水為主。李清照詞作中常使用的「人工性物材」,則為淚、茶、爐香、簾、酒、夢等,其中酒與夢為主要意象。李清照詞作中使用「事材」分為「歷史材料」與「虛構材料」兩類,「歷史材料」分為事典與語典二類,其中事典包括歷史史事以及歷史人物;而語典分「引用」與「化用」。在「虛構材料」分神話故事及傳說故事。這些材料的運用增加李清照詞作內容的豐富性。
    在李清照這五十闋詞中有關篇章意象組織的結構,以「第一層」章法結構敘述之,屬於「原型結構」的詞作共計十九首,以「圖底章法家族」呈現者最多,計有八闋;屬於「逆向移位變型結構」的詞作共計二十二首,以「虛實章法家族」呈現者最多,計有十二闋;屬於「轉位變型結構」的詞作共計九首,以「圖底章法家族」呈現者有四闋,以「虛實章法家族」呈現者有四闋,以「映襯章法家族」呈現者有一闋。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李清照在創作詞章時,擅長用虛實相應與情景相生的手法描寫各種情思。
    而將李清照篇章意象組織的風格分為「偏剛」、「偏柔」及「剛柔相濟」等三類,進而分析可得知,屬於「偏剛」風格的詞作計十八首,屬於「偏柔」風格的詞作有二十九首,屬於「剛柔相濟」風格僅三首。從中更可得知李清照主要詞風的為「偏柔」的「婉約」風格。縱觀李清照的詞作和人生歷程,可以肯定她是一個有著相當閱歷和人生情味的曠世才女,更是一位具有偉大人格和強大生命力的傑出作家。藉由篇章意象的探析,層層地經由內容及章法的剖析,更能了解女詞人創作時的內在心靈世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 第二章 李清照詞的創作背景………………………………………………… 9 第一節 作者背景………………………………………………………… 9 一、家世及少女時期………………………………………………… 9 二、婚後至南渡前的經歷……………………………………………10 三、南渡後的生活遭遇………………………………………………12 第二節 時代背景…………………………………………………………13 一、政治環境…………………………………………………………13 二、文學環境…………………………………………………………14 第三章 篇章意象的理論基礎…………………………………………………16 第一節 篇章意象的形成…………………………………………………18 一、篇章中的核心成分-「意」……………………………………19 (一)義旨與綱領…………………………………………………19 (二)主旨的安置與顯隱…………………………………………22 (三)主旨的與綱領的分合………………………………………26 二、篇章中的外圍成分-「象」……………………………………27 (一)物材的運用…………………………………………………29 (二)事材的運用…………………………………………………30 三、篇章意象形成的類型……………………………………………31 (一)單一類型……………………………………………………31 (二)複合類型……………………………………………………31 第二節 篇章意象的組織…………………………………………………32 一、篇章意象組織類型概說…………………………………………33 (一)圖底家族……………………………………………………33 (二)因果家族……………………………………………………36 (三)虛實家族……………………………………………………38 (四)映襯家族……………………………………………………42 二、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與變型……………………………………46 (一)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與變型的原則………………………46 1、四大律與三大結構……………………………………46 2、對比與調和……………………………………………48 (二)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與變型的美感效果…………………48 (三)篇章意象組織的剛(陽)柔(陰)定位概說……………49 第四章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形成(一)……………………………………53 第一節 主題類型及主旨…………………………………………………53 一、主題類型…………………………………………………………53 (一)記遊主題……………………………………………………54 (二)閨情主題……………………………………………………55 (三)詠物主題……………………………………………………57 (四)言志主題……………………………………………………59 (五)節序主題……………………………………………………61 (六)頌禱主題……………………………………………………61 二、主旨………………………………………………………………62 (一)閒適…………………………………………………………62 (二)愛戀…………………………………………………………63 (三)相思…………………………………………………………64 (四)離愁…………………………………………………………65 (五)傷春…………………………………………………………65 (六)閨怨…………………………………………………………66 (七)祝壽…………………………………………………………66 (八)思鄉…………………………………………………………67 (九)身世之感……………………………………………………68 第二節 主旨的安置與顯隱………………………………………………69 一、主旨全顯者………………………………………………………69 二、主旨全隱者………………………………………………………72 三、主旨顯中有隱……………………………………………………74 第三節 主旨與綱領的分合………………………………………………76 第五章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形成(二)……………………………………78 第一節 物材的運用………………………………………………………78 一、自然物材之使用…………………………………………………78 二、人工物材之使用…………………………………………………93 第二節 事材的運用………………………………………………………96 一、歷史材料的使用…………………………………………………96 二、虛構材料的使用……………………………………………… 103 第三節 李清照篇章意象的主要類型………………………………… 105 一、 一象多意……………………………………………………… 105 (一)夢意象…………………………………………………… 105 (二)酒意象…………………………………………………… 108 (三)鴻雁意象………………………………………………… 110 (四)梅意象…………………………………………………… 111 二、 一意多象……………………………………………………… 113 (一)離情意象………………………………………………… 113 (二)相思意象………………………………………………… 114 (三)思鄉意象………………………………………………… 115 第六章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組織的原型結構……………………………… 117 第一節 圖底家族……………………………………………………… 117 一、今昔法………………………………………………………… 117 二、圖底法………………………………………………………… 118 三、內外法………………………………………………………… 122 第二節 因果家族……………………………………………………… 124 第三節 虛實家族……………………………………………………… 126 一、點染法………………………………………………………… 126 二、凡目法………………………………………………………… 129 第四節 映襯家族……………………………………………………… 130 一、賓主法………………………………………………………… 130 二、天人法………………………………………………………… 131 三、 敲擊法………………………………………………………… 132 第七章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組織的變型結構……………………………… 136 第一節 篇章意象組織「逆向移位」的變型結構…………………… 136 一、 圖底家族……………………………………………………… 136 (一)久暫法…………………………………………………… 136 (二)遠近法…………………………………………………… 137 (三)內外法…………………………………………………… 139     二、因果家族……………………………………………………… 140 三、虛實家族……………………………………………………… 142 (一)泛具法…………………………………………………… 142 (二)情景法…………………………………………………… 143 (三)論敘法…………………………………………………… 146 (四)虛實法…………………………………………………… 147 四、映襯家族……………………………………………………… 149 (一)正反法…………………………………………………… 149 (二)賓主法…………………………………………………… 150 第二節 篇章意象組織「轉位」的變型結構………………………… 152 一、圖底家族……………………………………………………… 152 (一)昔今昔…………………………………………………… 152 (二)今昔今…………………………………………………… 153 (三)底圖底…………………………………………………… 154 二、虛實家族……………………………………………………… 155 (一)景情景…………………………………………………… 155 (二)景事景…………………………………………………… 157 (三)實虛實…………………………………………………… 158 三、映襯家族……………………………………………………… 159 第八章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特色………………………………………… 161 第一節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節奏…………………………………… 161 一、原型結構的節奏之美………………………………………… 162 (一)單一結構單元「順向移位」之節奏舉隅……………… 163 (二)兩個以上結構單元「順向移位」之節奏舉隅………… 165 二、變型結構的節奏之美………………………………………… 166 (一)「逆向移位」變型結構的節奏舉隅………………………167 (二)「轉位」變型結構的節奏舉隅……………………………168 第二節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對比與調和…………………………… 170 一、篇章意象的對比之美………………………………………… 171 二、篇章意象的調和之美………………………………………… 173 第三節 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的風格特色……………………………… 174 一、篇章意象設計之美感效果…………………………………… 176 (一)虛實相應………………………………………………… 176 (二)情景相生………………………………………………… 176 (三)時空結合………………………………………………… 178 二、篇章意象風格之美感效果…………………………………… 179 (一)「偏剛」風格之美感………………………………………179 (二)「偏柔」風格之美感………………………………………181 (三)「剛柔相濟」風格之美感…………………………………184 第九章 結論 …………………………………………………………………186 書目 ……………………………………………………………………………188 附錄 附錄一李清照詞篇章意象結構表…………………………………………201

    重要參考書目(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壹、專書

    一、李清照作品及相關研究論著
    于中航編著 《李清照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1月出版。
    王學初校注 《李清照集校註》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5月出版。
    王光前編著 《李清照和她的作品》高雄:前程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王光前撰 《李清照詞欣賞》臺北:書樓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
    平慧善譯注 《李清照詩文詞選譯》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10月出版。
    任日鎬著 《宋代女詞人評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出版。
    (宋)李清照撰 《李清照集》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9月出版。
    (宋)李清照著 《李清照及其漱玉詞》臺北:臺灣文化出版社,1957年出版。
    (宋)李清照著 《李清照作品全編詳註今釋》高雄:前程出版社,1983年出版。
    (宋)李清照著 《李清照集》臺北:國家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何廣棪撰 《李易安集繫年校箋》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1月出版。
    何廣棪撰 《李清照研究》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
    胡雲翼編 《李清照漱玉詞》 香港:香港匯通書店,1962年出版。
    徐培均撰 《李清照》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7月出版。
    徐培均箋注 《李清照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徐北文主編 《李清照全集評注》山東:濟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孫崇恩選注 《李清照詩詞選》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孫崇恩、傅淑芳主編 《李清照研究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5月出版。
    黃文吉著 《宋南渡詞人》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5月出版。
    陳祖美著 《李清照》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刷。
    陳祖美主編 《李清照作品賞析集》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9月出版。
    陳祖美著 《李清照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刷。
    陳祖美選注 《中國詩苑英華‧李清照卷》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陳祖美編著 《李清照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1月第1版。
    曹樹銘校釋 《李清照詩詞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8月出版。
    黃麗貞撰 《詞壇偉傑李清照》臺北:國家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1刷。
    傅錫壬撰 《李清照》臺北:國家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靳極蒼撰 《李煜李清照詞詳解》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褚斌杰、孫崇恩、榮憲賓編 《李清照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5月出版。
    劉瑜編著 《李清照全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劉瑜編選析 《莫道不銷魂-李清照作品賞析》臺北:德威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1刷。
    繆香珍 《李清照與朱淑真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1月出版。
    濟南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編 《李清照研究論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出版。

    二、古代文獻
    (清)王鵬運輯 《四印齋所刻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
    (明)毛晉輯 《宋六十名家詞》(《四部備要》集部:131)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出版。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陸費逵總勘 《四部備要》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臺一版。
    (宋)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收於《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出版。
    (清)孫星衍、莊逵吉輯校 《三輔黃圖》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12月初版。
    (明)陳第編 《世善堂藏書目錄》(據「商務依《知不足齋叢書》本排印」影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出版。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出版。
    (清)陳夢雷編 《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出版社,1985年出版。
    (元)脫脫等主修 《宋史》(據清乾隆武英殿刊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出版。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 《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12月再版。
    《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10版。
    《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出版。

    三、意象學類研究專書
    王立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王長俊主編 《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1版1刷。
    汪裕雄 《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1版1刷。
    李湘 《詩經名物意象探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7月初版。
    吳曉 《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I995年3月出版。
    胡雪岡 《意象範疇的流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郎保東 《文藝審意象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1版1刷。
    夏之放 《文學意象論》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l993年12月1版1刷。
    凌欣欣 《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7月出版。
    陳植鍔 《詩歌意象論》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1版1刷。
    歐麗娟 《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出版。
    嚴雲受 《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四、章法學及文章寫作類專書
    仇小屏 《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仇小屏 《篇章結構類型論》上冊,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
    仇小屏 《篇章結構類型論》下冊,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
    仇小屏 《章法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
    仇小屏 《古典詩歌時空設計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仇小屏 《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稿本,2005年。
    仇小屏、黃淑貞 《古典詩歌時空設計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10月出版 。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 《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江錦玨 《詩詞義旨透視鏡》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吳應天 《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9年8月第1版2刷。
    夏薇薇 《辭章賓主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張春榮 《作文新饗宴》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8月初版。
    陳滿銘 《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4月初版4刷。
    陳滿銘 《文章結構分析—以中學國文課文為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5月初版。
    陳滿銘 《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陳滿銘 《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3年6月初版。
    陳佳君 《虛實章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社,2002年11月初版。
    陳佳君 《國中國文義旨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著 《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9月初版。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 《文心雕龍讀本》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 《文心雕龍讀本》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鄭頤壽 《辭章學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
    鄭頤壽 《辭章學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
    鄭頤壽 《辭章學論文集》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一刷。
    歸有光 《文章指南》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10月再版。

    五、 文學、美學及風格學類研究專書
    王立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王明居 《唐詩風格美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6月第1版 。
    朱榮智 《文氣論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3月初版。
    吳功正 《文學風格七講》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3月1版 。
    李伯超 《中國風格學源流》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3月第1版。
    李浩 《唐詩的美學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5月出版。
    李元洛 《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
    林淑貞 《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周振甫 《文學風格例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1版1刷 。
    姜岱東 《文學風格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殷光熹 《唐宋名家詞風格流派新探》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
    陳銘 《意與境-中國古典詩詞美學三昧》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一版,2002年6月二刷。
    張德明 《語言風格學》臺北:麗文文化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張紅雨 《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一刷。
    黃美鈴 《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初版。
    程祥徽 《語言風格初探》臺北:書林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
    程祥徽 《語言風格學》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詹金英 《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4月臺初版。
    楊成鑒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5年12月初版。
    楊海明 《唐宋詞風格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6年3月第1版。
    黎運漢 《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第1版。
    黎運漢 《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中華書局,1963年出版。
    蔡鐘翔等 《自然‧雄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蔡宗陽、余崇生 《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初版。
    蔣伯潛 《體裁與風格》臺北:世界書局,1971年9月3版。
    顏瑞芳等 《風格縱橫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2月初版。

    六、詞學、詞史研究專著
    木齋  《唐宋詞評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版1刷。
    王偉勇 《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王熙元 《詩詞評析與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
    李元洛 《歌鼓湘靈-楚詩詞藝術欣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出版一刷。
    沈松勤 《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一版一刷。
    李若鶯編著 《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麗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周振甫 《詩詞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1刷。
    唐圭璋主編 《唐宋詞鑑賞集成》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7年7月初版。
    唐圭璋等 《唐宋詞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6月初版1刷。
    唐圭璋箋注、上彊村民重編 《宋詞三百首箋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8月1 版3刷。
    唐圭璋編 《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唐圭璋編 《詞話叢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2月台一版。
    唐圭璋選譯 《唐宋詞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1版1刷。
    夏承燾  《唐宋詞論叢》香港:中華書局,1973年出版。
    夏承燾 《唐宋詞人年譜》上海: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
    孫立 《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袁行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5月臺灣初版。
    崔海正 《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1刷。
    陶爾夫 《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張春榮  《詩學析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初版。
    張惠民 《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4月1版1刷。
    張夢機撰 《詞律探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出版。
    陳弘治 《唐宋詞名作析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10月5版。
    陳弘治 《詞學今論》臺北:文津出版,1991年7月增訂2版。
    陳邦炎主編 《詞林觀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1版3刷。
    黃文吉 《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黃文吉編 《詞學研究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黃永武 《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1版5印。
    黃永武 《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12月1版12刷。
    黃永武 《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5月1版11刷。
    葉嘉瑩 《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2刷。
    葉嘉瑩 《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1 刷。
    葉嘉瑩、繆鉞 《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初版。
    楊海明 《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1刷。
    楊海明 《宋詞三百首鑑賞》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趙仁珪撰 《論宋六家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趙曉蘭 《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一版一刷。
    趙萬里 《校輯宋金元人詞》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2年出版。
    劉若愚著、王貴苓譯 《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6月出版。
    蔡義忠撰 《中國八大詞人》臺北:漢威出版社,1992年1月1刷 。
    鄭福田 《唐宋詞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龍榆生 《詞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1版1刷。
    龍榆生 《詞學十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1版1刷。
    龍榆生 《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1版1刷。
    龍榆生撰 《唐宋詞格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謝桃坊 《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6月1版1刷。
    饒宗頤撰 《詞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出版。

    七、詩話詞話類專書
    元好問 《遺山先生文集》(收於《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
    王夫之 《姜齋詩話》(收於《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1版1刷。
    王夫之等撰 《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1版1刷。
    王灼 《碧雞漫志》(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收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
    王國維 《人間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司空圖 《詩品二十四則》(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田同之 《西圃詞說》(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朱弁 《風月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出版。
    沈祥龍 《論詞隨筆》(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沈德潛 《說詩晬語》(收於《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1版1刷。
    沈德潛 《說詩晬語》(收於《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5月再版。
    沈謙 《填詞雜說》(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況周頤《蕙風詞話》(收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胡仔 《苕溪漁隱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月初版。
    張炎 《詞源》(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 《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1版2刷。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黃蓼園 《蓼園詞評》(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楊湜 《古今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劉慶雲編著 《詞話十論》臺北:祺齡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1刷。
    鄭文焯 《大鶴山人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1版1刷。

    貳、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一)李清照類
    于中航 〈李清照的夢— —「漁家傲」記夢詞詮釋〉,見《中國國學》,1996年,頁131-139。
    王基 〈李清照和開封的歷史緣分〉,見《中國書目季刊》,1999年,頁57-62。
    王熙元 〈李清照詞的抒情藝術〉,見《大學雜誌》,1984年第33卷第2期,頁28-32。
    王臨泰 〈關於李清照〉,見《中縣文藝》,1991年第5期,頁53-60。
    王力堅 〈詞意並工、閨情絕調-李清照「一剪梅」鑒賞〉,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0年第61期,頁204-208。
    王學初 〈李清照事迹編年〉,該文見於王學初校注《李清照集校註》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5月附錄,頁208-289。
    田哲異 〈詞后-婉約之宗的李清照(上)〉,見《中國文化月刊》,1990年第135期,頁41-53。
    田哲異 〈詞后-婉約之宗的李清照(下)〉,見《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第135期,頁57-70。
    江曉梅、郭繼海 〈李清照「別是一家」之說論略〉,見《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0卷第4期,頁11-13。
    向梅林 〈李清照〈詞論〉的卓越貢獻〉,見《長沙大學學報》,1999年第13卷第1期,頁1-6。
    沈惠英 〈宋代女大詞家-詞彩第一李清照(上)〉,見《新亞研究所通訊》,2000年第61期,頁8-12。
    沈惠英 〈宋代女大詞家-詞彩第一李清照(中)〉,見《新亞研究所通訊》,2001年第61期,頁11-16。
    沈惠英 〈宋代女大詞家-詞彩第一李清照(下)〉,見《新亞研究所通訊》,2001年第61期,頁16-20。
    李慕如 〈詞國之后:李清照〉,見《屏東師院學報》,1987年第5期,頁41~49。
    何廣炎 〈再論李清照之改嫁〉,見《大陸雜誌》,1991年,頁48。
    金志仁 〈蘇詞明體──論李清照〈詞論〉對東坡詞的批評難以成立〉,見《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6卷第2期,頁28-36。
    林玫儀 〈李清照詞論評析〉,見《淡江學報》,1985年第23期,頁49-58。
    林晉士 〈李易安詩文中之批判色彩〉,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0年第60期,頁175-196。
    周懋昌 〈消瘦的身影沉重的心靈-李清照「醉花陰」、「武陵春」比較〉,見《國文天地》,1997年第140期,頁50-53。
    周桂峰 〈李清照〈詞論〉三解〉,見《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第17卷第2期,頁23-25。
    洪昭 〈李清照的「詞論」〉,見《藝林叢錄》第7輯,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頁254-265。
    姚道生 〈李清照「一剪梅」「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臆說〉,見《中國語文通訊》,2000年第53期,頁26-30。
    涂力中 〈女詞人李清照的一生〉,見《中國語文》,1997年第80卷第6期,頁66-75。
    夏承燾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見《夏承燾集》第2冊《月輪山詞論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245-253。
    夏承燾 〈評李清照的詞論〉,見《夏承燾集》第2冊《月輪山詞論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255-259。
    袁宙宗 〈卻待明月照溝渠:李清照的文學生命〉,見《大學雜誌》,1984年第33卷,頁25~27。
    徐信義 〈人比黃花瘦:略說李清照詞〉,見《中國語文》,1984年第54卷5期,頁32~36。
    徐信義 〈黃花清瘦漱玉揚芬:李清照〉,見《國文天地》,1988年第3卷10期,頁50~54。
    高慈慧 〈易安詞句法初探〉,見《問學集》,1996年第6期,頁71-83。
    涂力中 〈李清照之一生〉,見《中國語文》,1997年第480期,頁66-75。
    唐文德 〈李清照如夢令的寫景表情藝術〉,見《語文教育通訊》,1999年第18期,頁1-2。
    黃麗貞 〈李清照詞新賞〉,見《中國語文》,1995年第464期,頁20-25。
    黃麗貞 〈詞壇傑偉李清照(上)〉,見《中國語文》,1995年第461期,頁33-40。
    黃麗貞 〈詞壇傑偉李清照(中)〉,見《中國語文》,1995年第462期,頁24-30。
    黃麗貞 〈詞壇傑偉李清照(下)〉,見《中國語文》,1996年第463期,頁22-27。
    黃雅莉 〈談易安體如何自成一家〉,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6年第56期,頁157-175。
    黃盛璋 〈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該文可見於繆香珍著《李清照與朱淑真評傳》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附錄,頁123-173。
    黃盛璋 〈李清照事跡考辦〉,該文可見於繆香珍著《李清照與朱淑真評傳》附錄,頁174-224。
    張高評 〈千古創格,絕世奇文-李清照「聲聲慢」詞賞析〉,見《國文天地》,2001年第16卷12期,頁89-92。
    張廷杰 〈李清照〈詞論〉寫作動因及其對南宋詞壇之影響〉,見《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9卷第3期,頁68-74。
    楊昌年 〈願將血淚寄山河-代詞宗李清照〉,見《歷史月刊》,1999年第135期,頁38-43。
    費秉勛 〈李清照詞論的幾個問題再議〉,原文見於《西北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亦收於濟南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編《李清照研究論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230-242。
    劉紀華 〈李清照的心靈世界〉,見《聯合文學》,1986年第2卷5期,頁23~27。
    舞沂 〈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的作品與生平〉見《文藝月刊》,1983年第167期,頁26-40。
    薛祥生 〈李清照詞論的承傳與評介〉,見《中國韻文學刊》,1997年第1期,頁75-77。
    龍沐勛 〈漱玉詞敘論〉,收於《詞學季刊》第3卷第1號,台北:學生書局,1936年,頁1-10。
    繆鉞 〈論李易安詞〉,見其著《詩詞散論》台北:開明書局,1956年,頁33-38。
    繆鉞 〈論李清照詞〉,收於繆鉞、葉嘉瑩合著之《靈谿詞說》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頁331-349。
    顧易生 〈關於李清照〈詞論〉的幾點思考〉,見《文學遺產》,2001年第3期,頁76-78。

    (二)章法、意象學類
    王偉偉 〈宋代隱逸詞中意象、典故的選擇與闡釋〉,見《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02年2月第23卷第1期。
    王光明 〈詩歌意象論〉,見《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3年2月第75期。
    仇小屏 〈詩歌中的「時空交錯」結構〉,見《國文天地》,2000年1月15卷8期。
    仇小屏 〈論「圖底」章法的空間結構〉,見《國文天地》,2001年10月17卷5期。
    仇小屏 〈論新詩中「時間定格」的現象與美感—以久暫章法切入〉,見《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6月第21卷第2期。
    林佳樺 〈泛具法在詞章裡的運用〉,見《國文天地》,2000年8月第16卷3期。
    袁若娟 〈意象派詩歌與中國古典詩詞〉,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4年9月。
    敏澤  〈中國古典意象論〉,見《文藝研究》,1983年6月第3期。
    許秀美 〈敘論法的理論及其在高中國文教材裡的應用〉,見《國文天地》, 1999 年12月第15卷7期。
    陳佳君 〈情景法的理論與應用—以中學詩歌課文為例〉,見《國文天地》,1999 年10月第15卷5期。
    陳滿銘 〈論「因果」章法的母性〉,見《國文天地》,2002年12月第18卷7期。
    陳滿銘 〈論時空與虛實—以幾首唐詩為例〉,見《國文天地》,2002年2月第17卷9期。
    陳滿銘 〈章法風格中剛柔成分的量化〉,見《國文天地》,2003年11月第19卷6期。
    陳滿銘 〈論章法「多、二、一(0)」的核心結構〉,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2003年12月,第48 卷2期ˋ。
    陳滿銘 〈論章法與層次邏輯〉,見《國文天地》,2003年2月第18卷9期。
    陳滿銘 〈談章法結構的節奏與韻律〉,見《國文天地》,2003年3月第18卷10期。
    鄧樂群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文學意象〉,見《中國語文》,1995年11月第461期。
    鄭頤壽 〈中華文化沃土,辭章學圃奇葩─讀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及其相關著作〉,見《海峽 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5月。

    (三)其他類
    王偉勇 〈古典詞的主題與技巧─以唐宋詞為論述核心〉,見《國文天地》,2003年2月第18卷9期。
    夏承燾 〈唐宋詞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風格〉,見《夏承燾集》第8冊《詞學論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87-98。
    黃文吉 〈從詞的實用功能看宋代文人的生活〉,見《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 10月。
    黃文吉 〈壽詞與宋人的生命理想〉,收於《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1996年9月。
    趙梅  〈重簾複幕下的唐宋詞-唐宋詞中的「簾」意象及其道具功能〉,收於《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顏崑陽 〈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見《東華人文學報》,2000年7月第2期。

    二、學位論文
    白禎喜 《南渡三詞人生平及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李淑芳 《宋室南渡前後詩詞衍變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李清筠 《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5月。
    吳平盛 《李清照詞及其修辭技巧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12月。
    金容春 《李清照詞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林敏晶 《李清照詞用韻與修辭之研究》香港:遼東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柳明熙 《李清照詩詞箋釋》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夏薇薇 《文章賓主論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5月。
    涂碧霞 《凡目章法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7月。
    黃淑貞 《主旨(綱領)安置於篇腹的結構類型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陳佳君 《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郭錦蓉 《易安詞中的愁》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張星美 《李清照〈詞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 月。
    張雯華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 月。
    張筱萍 《兩宋詞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6 月。
    楊靜宜 《性別與書寫-以周邦彥與李清照詞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1月。
    蒲基維 《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廖祐孰 《兩宋懷古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劉學燕 《兩宋七夕與重陽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