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宇禎 Huang, Yu-Zhen |
---|---|
論文名稱: |
便利商店作為生活博物館的物質考掘與文化再現 Convenience Stores as Living Museum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Its Material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
指導教授: |
吳鄭重
Wu, Cheng-Ch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便利商店 、日常生活 、消費 、物質文化 、中地 |
英文關鍵詞: | convenience store, everyday life, consumption, material culture, central plac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6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2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便利商店不僅是提供基本民生所需的低級中地與高度營利的新興零售業,更是能反映當代日常生活物質文化的特殊空間,本論文提出別於既有商管與社會學研究的地理觀點,以生活博物館的比喻視角看待店面陳列的商品服務。
在理論層面,本研究先以Foucault知識考掘與系譜再現的概念帶出日常生活的本質與定義,並接續調整Highmore綜合多位學者的美學、檔案與實踐批判三種取徑作為領略、分析與詮釋觀點,再改寫Fusco提出的空間民族誌方法論分出主要考察的文本類型。研究設計上,田野抽樣則選擇方便前往與具代表性的全家與7-Eleven門市,進行不同季節與時段各二十四小時的觀察記錄。
論文的研究發現即依照三種取徑與文本二大分類討論,分別討論商品與服務個別系譜下的社會文化意義,重點包含如飲料的身心調劑作用、食品的即時取用特性、菸酒既禁止又紓壓的矛盾、生活雜貨的少量備用,以及多媒體機臺不限時地的連結、櫃臺店員當面互動的彈性、店面空間自由消費的多樣可能。
綜觀全篇論文,本研究發現便利商店基於運輸與通訊科技的革新,而得以持續貼近,甚至創造當代人們需求,且所反映不同尺度的日常生活還能回饋、補充與改進既有的中地理論,提供更完整的物質文化經驗與理論想像可能。
Convenience stores are not only highly profitable retail business, low-order central places for people's livelihoods, but also special spaces reflecting the contemporary material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 Different from business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or sociology, this thesis proposes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in which the metaphor of living museum is adopted to examine goods and services offered in convenience stores.
Theoreticall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Foucault's “archae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methods to portray the essence of everyday life. By reviewing and adapting Highmore’s three questions about “aesthetics”, “archives”, as well as “practices and critiques”, the thesis constructs a way to apprecia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rewrites the methodology from Fusco’s spatial ethnography to recognize the main text types to investigate. Empirically, this study uses FamilyMart and 7-Eleven stores,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and accessible, as cases to do 24-hour observations across seasons and periods.
Following the three questions and two text typ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ing from “genealogi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s include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ing of drinks, immediate accessibility of foods, contradictory use of cigarettes and alcohols, efficient spares of daily groceries, unlimited connectivity of multi-media kiosks, face-to-face flexibility of counter clerks, and free consumption of space in convenience stor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it is the innov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at keeps convenience stores close to and even creating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Furthermore, the implications of multi-scale everyday lives may add on to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provide a much more comprehensive concep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英文文獻:
Benjamin, W.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H.Eiland &K.McLaughlin, Trans.).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Brown, S. (1987).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Retailing: 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1(2), 181–206.
Castells, M.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New York, NY, USA: B. Blackwell.
Crewe, L. (2000). Progress reports, Geographies of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4(2), 275–290.
Crewe, L. (2003). Geographies of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 markets in mo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3), 352–362.
Fusco, C. (2006). Spatializing the (Im)Proper Subject: The Geographies of Abjectio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Spac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0(1), 5–28.
Goss, J. (2006). Geographies of comsumption: the work of consump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0(2), 237–249.
Gregory, D. (Ed.). (2009).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Highmore, B. (2002a).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Highmore, B. (Ed.). (2002b).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Jackson, P. (1999).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hopping.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7(1), 25.
Johnston, R. J. (Ed.).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efebvre, H. (1991a).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J.Moore, Trans.). New York: Verso.
Lefebvre, H. (1991b).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Nicholson-Smith, Trans.). Cambridge, Mass., USA Oxford, OX, UK: Blackwell.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 (1998). A theory of shopp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arde, A. (1999). Convenience food: space and timing. British Food Journal, 101(7), 518–527.
Wirth, L.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 1–24.
日文文獻:
Lightning編集部(2012)。Daily U.S.A. アメリカの日用品図鑑(第122冊)。東京:エイ出版社。
中文文獻:
Aldridge, A.(2012)。消費社會學的概念(劉耘安譯)。新北市:韋伯文化。
Barthes, R.(1998a)。流行體系(敖軍譯)。臺北市:桂冠。
Barthes, R.(1998b)。神話學(許薔薔與許綺玲譯)。臺北市:桂冠。
Baudrillard, J.(1997)。物體系(林志明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Baudrillard, J.(2000)。消費社會(劉成富與全志鋼譯)。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Benjamin, W.(1989)。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 論波德賴爾(張旭東與魏文生譯)。北京市:三聯。
Benjamin, W.(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臺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Bocock, R.(2006)。消費(張君玫與黃鵬仁譯)。臺北市:巨流。
Cara(2015)。臺灣超商龍頭爭霸戰:全家、7-11、萊爾富,預見雜誌。 取自 http://journal.eyeprophet.com/%E8%B6%85%E5%95%86%E9%BE%8D%E9%A0%AD%E7%88%AD%E9%9C%B8%E6%88%B0/
Castells, M.(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譯)。臺北市:唐山。
Christaller, W.(2010)。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與王興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Corrigan, P.(2010)。消費社會學(王宏仁譯)。臺北市:群學。
Crang, M.(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餘佳玲與方淑惠譯)。臺北市:巨流。
Dant, T.(2009)。物質文化(龔永慧譯)。臺北市:書林。
de Certeau, M.(2009)。日常生活實踐(方琳琳與黃春柳譯)。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Dobord, G. E.(2006)。景觀社會(王昭鳳譯)。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Dobord, G. E.(2007)。景觀社會評論(梁虹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Douglas, M.、Isherwood, B.(2003)。 物品的用途 (蕭莎 譯)。載於羅鋼與王中忱(主編), 消費文化讀本。(頁 51-66)。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Featherstone, M.(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趙偉妏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Foucault, M.(1993a)。 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 (脈絡) (陳志梧 譯)。載於夏鑄九與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399-409)。 臺北市: 明文書局。
Foucault, M.(1993b)。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臺北市:麥田。
Foucault, M.(2001)。詞與物 : 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市:上海三聯。
Giddens, A.(2002)。社會的構成 : 結構化理論大綱(李康與李猛譯)。臺北縣新店市:飛鴻國際發行。
Gros, F.(2006)。傅柯考(何乏筆、楊凱麟與龔卓軍譯)。臺北市:城邦文化。
Harvey, D.(1993)。 時空之間: 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 (王志弘 譯)。載於夏鑄九與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47-79)。 臺北市: 明文書局。
Harvey, D.(2003)。後現代的狀況 : 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Heller, A.(1990)。日常生活(衣俊卿譯)。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Highmore, B.(2009)。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周群英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iSURVEY東方線上(2015)。「後麥當勞時代」來臨?便利商店吸金的秘密,經理人月刊。 取自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172
Jackson, P.、Thrift, N.(2003)。 消費地理學 (李宏偉 譯)。載於羅鋼與王中忱(主編), 消費文化讀本。(頁 428-459)。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Lefebvre, H.(2002)。 空間: 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 (王志弘 譯)。載於夏鑄九與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19-30)。 臺北市: 明文書局。
Levi-Strauss, C.(1992)。神話學 : 生食和熟食(周昌忠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Mansvelt, J.(2008)。消費地理學(呂奕欣譯)。臺北縣:韋伯文化。
Maslow, A. H.、Fromm, E.(1990)。人的潛能和價值(孫大川審譯)。臺北市:慧智總經銷。
Miller, D.(2013)。消費:瘋狂還是理智(張松萍譯)。北京市:經濟科學出版社。
O'Connor, D. E.、胡家瑜 (1992)。 利用生活博物館學習美國經濟。博物館學季刊, 6(1),頁 9-13。
Parker, S.(2007)。遇見都市 : 理論與經驗(王志弘與徐苔玲譯)。臺北市:群學。
Ritzer, G.(2002)。社會的麥當勞化(林祐聖與葉欣怡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Saussure, F. d.(1999)。普通語言學敎程(高名凱譯)。北京市:商務。
Simmel, G.(2001a)。時尚的哲學(費勇與吳㬫譯)。北京市:文化藝術。
Simmel, G.(2001b)。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顧仁明譯)。臺北市:聯經。
Simmel, G.(2002)。貨幣哲學(陳戎女、耿開君與文聘元譯)。北京市:華夏。
Slater, D.(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林祐聖與葉欣怡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Storey, J.(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張君玫譯)。臺北市:巨流。
孔秀婷、卓姿伶、王善嬿、羅冠涵、宋敏瑄、劉旭冠(2013)。消費者對鮮食微波的滿意度及忠誠度-以 7-11, 全家, 萊爾富為例。「2013第五屆亞太餐旅教育聯盟暨第十三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高雄市。
尤子彥、黃玉禎(2012)。超商熟食賺很大 賣贏王品、麥當勞,商業週刊。 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B6%85%E5%95%86%E7%86%9F%E9%A3%9F%E8%B3%BA%E5%BE%88%E5%A4%A7-%E8%B3%A3%E8%B4%8F%E7%8E%8B%E5%93%81-%E9%BA%A5%E7%95%B6%E5%8B%9E-073324884.html
王志弘 (2009)。 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頁 1-24。
王秀萍(2006)。聚散相依:試析「店/家」生成與功能分化的時代變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岸 (1996)。 時間分配, 空間選擇所形構的生活方式--新店市 7-ELEVEN 便利商店有業消費者個案研究。東吳社會學報, 5,頁 249-309。
王嵩山(1991)。過去的未來 : 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田中陽(2013)。日本7-Eleven永無止境的創新(歐凱寧譯)。新北市:大智通。
田孟心(2016)。臺灣超商密度世界第一 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天下雜誌。 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792
白宇恆(2008)。生活風格轉向:臺灣7-ELEVEN的消費社會學研究。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計生(2003)。藝術與社會 : 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啓迪。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 : 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市:群學。
別蓮蒂(2000)。生活型態白皮書 : 2000年臺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市:商業週刊。
吳偉立(2007)。圓夢捷徑?--連鎖加盟制度中的創業、「資本」,與臺灣資本主義。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偉立(2010)。血汗超商 : 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臺北市:群學。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 : 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市:聯經。
吳鄭重、莊景智 (2011)。 公共廁所的微地理學公廁空間的心理分析與賤斥主體性的空間歷程。地理學報,頁 35。
李世彰(2002)。連鎖便利商店與都市住宅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東明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李建興(2006)。企業未來成長價值動因之研究--臺灣連鎖零售業之實證。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合編(2014)。路上觀察學入門(嚴可婷、黃碧君與林皎碧譯)。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阮慶岳、曾嬿芬、林聖峰等(2009)。7-ELEVEN便利城市。臺北市:田園城市。
林立青、賴小路(2017)。做工的人。臺北市:寶瓶文化。
林嘉慧 (2008)。 臺灣零售業的現況與未來的發展。經濟前瞻(116),頁 100-104。
邱婉婷(1997)。生活世界與消費體驗──以臺灣雜貨店、便利商店為探討對象。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高宜凡(2011)。全家便利商店 主打「1∕2」概念品,遠見雜誌。 取自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7624.html
高宜凡(2012)。不只當通路零售霸主, 還啟動引領潮流的創新,遠見雜誌。 取自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9398_2.html
張炯漢、吳玫萱(2015)。便利商店當自己家 吃外食、看雜誌、睡覺樣樣來!,東森新聞。 取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603/515752.htm
莊耀嘉(1990)。馬斯洛 : 人本心理學之父。臺北市:桂冠。
許竣程(2007)。都市遊牧生活-以忠孝東路7-11生活圈為例。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舜英(2008)。我不是一本型録。臺北市:大雁出版基地發行。
許楓靈 (2009)。 便利,無所不在! 便利商店業之現況與未來。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2(2),頁 121-129。
陳佩君(2010)。運用多媒體事務機發展出版品創新服務-以全家便利商店為例。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學明、吳松、遠東編(1998)。讓日常生活成為藝朮品 : 列菲伏爾、赫勒論日常生活。昆明市:雲南人民。
黃宜婷(2009)。都市便利商店消費文化與都市空間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憲彥、阿部幸男、張完珠(1997)。便利商店入門。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
黃憲彥、張完珠(1996)。便利商店論壇。臺北市:聯經總經銷。
楊瑪利(2005)。臺灣7-ELEVEN創新行銷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詹宏志(1989)。城市人。臺北市:麥田。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 : 臺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臺北市: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廖世璋 (2014)。 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 28(2),頁 35-69+71。
緒方知行、田口香世(2015)。又近又方便 : 7-Eleven何以滲透你我的生活?(王慧娥譯)。臺北市:上奇時代。
劉立蓁、岳宗瑩(2016)。 專題:超商鮮食熱(二) 超商鮮食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流通快訊雜誌編輯部(主編), 2016臺灣地區大型店舖總覽。(頁 18-25)。 臺北市: 流通快訊雜誌社。
劉嘉薇(2016)。臺灣民眾的媒體選擇與統獨立場。臺北市:五南。
歐虹蘭(2004)。全球在地化的生活空間─羅東鎮的7-ELEVEN便利商店對地方生活的影響。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蔡松益(2005)。臺灣便利商店經營發展與店面景觀形塑探討-以統一超商(7-ELEVEN)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諶淑婷(2015)。【真食餐桌】速食現象 當餐桌擺在便利商店,經典。 取自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8486
賴欣怡 (2004)。 便當隔間美學研究:連鎖便利超商便當現況探討(Ⅰ)。造形藝術學刊,頁 253-273。
謝佳宇(2005)。臺灣連鎖便利商店之文化經濟、消費決策與生活實踐:一個文化研究的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鋼、王中忱主編(2003)。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