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末武美佐 |
---|---|
論文名稱: |
沖繩籍教師與日治前期臺灣公學校教育(1898-1918) |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沖繩 、中學校 、精英 、士族 、師範學校 、國語學校 、公學校 |
英文關鍵詞: | Okinawa, middle school, elite, a descendant of a samurai, normal school, kokugo-gakkou, Common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1 下載: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探討日治前期沖繩縣出身的教師投入公學校教育之背景、發展及其表現,以究明沖繩籍公學校教師之概況和特色。
當時沖繩縣輿論主要關切語言的統一、校內外的聯絡、實業教育等課題,對臺灣的教育並未十分重視,只強調沖繩與臺灣之不同。臺灣輿論討論公學校教師的角色和任務,期許教師應積極吸收新知識及累積經驗,且建議教師應深切瞭解臺灣兒童、家庭及社會舊慣,藉以有效地傳授國語和實學知識。
整體而言,沖繩籍公學校教師占日籍公學校教師比例不高。他們大多出身士族,其中,擔任校長者絕大多數出身沖繩師範,來臺前已有任教經驗且表現相當優異。就沖繩籍公學校教師來臺前學歷觀之,分別畢業於沖繩中學及沖繩師範學校,前者在公學校任職時間較長,且大多表現傑出;後者升遷較快但久任者不多,公學校不過是他們向其他領域發展的墊腳石。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achers from Okinawa prefecture involved in common school education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ener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school teachers from Okinawa.
In the past, the public opinion of Okinawa wa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s of unification of the language, contact inside and outside of schoo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Little attention was given to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emphasis wa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kinawa and Taiw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ublic opinion of Taiwan involved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mmon school teachers’ role and duty, expecting teachers to absorb new knowledge positively and acquire experience. The teachers we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aiwanese pupils, family, and social customs so that they could teach Japanese language and vocational knowledge effectively.
Overall, the percentage of teachers from Okinawa among Japanese common school teachers was not high. Most of them were descendants of the samurai, and those who were promoted quickly were mostly from Okinawa Normal School who ha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before going to Taiwan. When we compare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common school teachers from Okinawa Middle School and Okinawa Normal School, the former served longer at the common school, and their performance was excellent. The latter did not serve long; the common school was only a stepping stone for other vocations.
一、 一般史料
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2.《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1903-1904年、1906-1918年度)。
3.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生徒學籍簿》(1888-1917年)。(藏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4.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生徒明細簿》(1911-1916年)。(藏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5.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統計書》(1905-1919年)
6.沖繩縣師範學校,《沖繩縣師範學校一覽》(沖繩:同,1901年)。
二、 報紙及雜誌
1. 《臺灣教育會雜誌》。
2. 《臺灣教育》。
3. 《琉球教育》復刻版第1-12卷(州立夏威夷大學,1980年)。
4. 《沖繩教育》復刻版第2-9卷、別冊1(東京:不二出版,2009年)。
5. 《沖繩每日新聞》,收於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7卷資料編7 新聞集成(政治經濟2)(沖繩:同,1968年):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8卷資料編8 新聞集成(教育)(沖繩:同,1966年):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9卷資料編9 新聞集成(社會文化)(沖繩:同,1969年)。
6. 《琉球新報》,收於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7卷資料編7 新聞集成(政治經濟2)(沖繩: 同,1968年):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8卷資料編8 新聞集成(教育)(沖繩:同,1966 年):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19卷資料編9 新聞集成(社會文化)(沖繩:同,1969年)。
7. 沖繩縣立第一中學校學友會,《養秀》第35號,(沖繩:該會,1934年)。
8. 養秀同窓會,《養秀》,(沖繩:同會,1961年)
9. 養秀同窓會,《養秀》第2號(沖繩:同會,1976年)。
10. 龍潭同窗會,《龍潭百年》(沖繩:該會,1980年)。
11. 養秀同窓會,《養秀百年》(沖繩:同會,1981年)。
12. 紀念誌作成委員會,《登野城小學校百年の步み》(沖繩:登野城小學校創立百周年紀念事業協贊會,1981年)。
13. 阿部洋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教育認識‧資料篇》第30卷(東京:龍溪書舍,2004年)。
三、時人論著
1. 楢原翠邦,《沖繩縣人事錄》(沖繩:小澤書店,1916年)。
2. 坂口總一郎,《沖繩植物總目錄》(沖繩:石塚書店,1924年)。
3.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年;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復印)。
4. 澤柳政太郎,《教師及び校長論》,收於澤柳全集刊行會編,《澤柳全集第二卷》(東京:同,1925年)。
5. 西卷南平,《公學校教師論》,(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9年),收於阿部洋編,《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臺灣篇)》第27卷(東京:龍溪書舍,2007年)。
6.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該會,1939年;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復印)。
四、近人專著及論文
1.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3年)。
2.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3.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2002年)。
4.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收於《思與言》第16卷第3期,頁62-89。
5.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1年)。
6.謝明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唐澤富太郎,《教師の歷史》(東京:創文社,1955年)。
8.堀七藏,《日本の理科教育史》第二(東京:福村書店,1961年)。
9.真船和夫,《理科教育法》(東京:誠文堂新光社,1963年)
10. 琉球政府,《沖繩縣史》第十二卷(沖繩:同,1966年)。
11. 比嘉春潮,《沖繩の歲月 自傳的回想から》(東京:中央公論社,1969年)。
12. 那霸市役所編,《那霸市史》通史篇第2卷近代史,(沖繩:同,1974年)。
13. 沖繩縣教育委員會,《沖繩縣史》第5卷,(沖繩:同會,1975年)。
14. 唐澤富太郎,《日本の近代化と教育》,(東京:第一法規,1976年)。
15. 上原兼善、大城立裕、仲地哲夫,《南島の風土と歷史》,(東京:山川出版,1978年)。
16. 石戶谷哲夫‧門脇厚司編,《日本教員社會史研究》(東京:亞紀書房,1981年)。
17. 桑原真人,《近代北海道史研究序說》,(北海道: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1982年)。
18. 花井信,《近代日本地域教育の展開─學校と民眾の地域史─》(千葉:梓出版社,1986年)。
19.又吉盛清,《日本殖民地下の臺灣と沖繩》(沖繩:沖繩あき書房,1990年)。
20.天野郁夫,《學歷の社會史》(東京:新潮社,1992年)。
21.大江志乃夫等編,《近代日本の殖民地》第5卷(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
22.又吉盛清,《臺灣支配と日本人》(東京:同時代社,1994年)。
23.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繩‧樺太‧臺灣‧朝鮮 殖民地支配から復歸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
24.關西大學文學部地理學教室編,《地理學の諸相―「實證」の地平―》(東京:大明堂,1998年)。
25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年)。
26. 上田正昭等監修、講談社出版研究所企劃編輯,《日本人名大辭典》(東京:講談社,2001年)。
27. 門脇厚司,《東京教員生活史研究》(東京:學文社,2004年)。
28. 近藤健一郎,《近代沖繩における教育と國民統合》(北海道:北海道大學出版會,2006年)。
29. 蘭信三編,《日本帝國をめぐる人口移動の國際社會學》(東京:不二出版,2008年)。
30. 黑羽清隆,〈沖繩認識と歷史認識─旅行者による發想の試み〉,收於《歷史學研究》第357號(1970年),頁62。
31.石川友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の沖繩縣からの出稼ぎについて〉,收於《人文地理》25(4)(1973年),頁456-473。
32淺野誠、佐久川紀成,〈沖繩における置縣直後の小學校設立普及に關する研究〉,收於《琉球大學教育學部紀要》第20集第1部(1976年),頁23-46。
33.佐竹道盛,〈近代沖繩教育の特質〉,收於《北海道教育大學紀要 第一部C 教育科學編》第29卷第1號(1978年)。
34.阿波根直誠編,《沖繩縣の戰前における師範學校を中心とする教員養成についての實證的研究》,1979年度科學研究補助金報告書(一般研究B),1980年。
35.北村四郎,〈小泉源一先生(1883-1953)を思う〉,收於《植物分類,地理》第33號(1982年4月)。
36. 植田邦彥,〈書評:《植物分類,地理》〉,收於《植生史研究》第3號(1988年9月)。
37.元兼正浩,〈明治末期「學校經營」論と校長の役割〉,收於《九州大學教育學部紀要》第40集(1994年),頁75-90。
38元兼正浩,〈明治期における小學校長任用資格の檢討〉,收於《九州大學教育學部紀要》第41集(1995年),頁97-110。
39.野入直美,〈石垣島の臺灣人─生活史にみる民族關係の變容─(一)〉,收於《人間科學》第5號(2000.3),頁141-170。
40.大濱郁子,〈「琉球教育」と臺灣の殖民地教育─日清戰爭前後の學務官僚兒玉喜八の動向を中心に─〉,收於《沖繩文化研究》28號(2002年3月),頁351-382。
41.野入直美,〈石垣島の臺灣人─生活史にみる民族關係の變容─(二)〉,收於《人間科學》第8號(2003.3),頁103-125。
42.石川友紀,〈沖繩縣における出移民の歷史及び出移民要因論〉,收於《移民研究》(1)(2005.3),頁11-30。
43.大濱郁子,〈戰前期日本の沖繩と臺灣における初等教育政策の比較史的考察─學務官僚を中心として〉,收於中琉歷史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第十屆中琉歷史關係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2007年),頁223-238。
44.金戶幸子,〈1930年前後の八重山女性の殖民地臺灣への移動を促したプル要因─臺灣における殖民地的近代と女性の職業の擴大をめぐって─〉,收於《移民研究》(3)(2007.3),頁1-26。
45.真榮平房昭,〈近代の臺灣航路と沖繩〉,收於《史學研究》第268號(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