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賈莉莉
論文名稱: 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之研究—兼論達魯安會所之建構
指導教授: 黃人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阿美族達魯安會所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2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落葉歸根是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國人對家鄉、土地有著一份深刻的熱愛,離鄉背井就像是沒有根的浮萍,一方面忍受著孤獨寂寞,一方面要承受在外工作、及生活方式適應的壓力而無處宣洩--這是中國人對遊子的想法,也是現在許多都市原住民的真實寫照。
    台灣原住民族中,居住在花東縱谷區的阿美族,透過年齡制度及部落聚會所建立其社會結構並傳遞文化。由於其人口最多並漢化較深,又沒有像「山地山胞」有「山地保留區」任其耕作,因此二十幾年來,阿美族移居都市的數量比其他原住民族比例高出許多。而進入都市的阿美族失去與原鄉的聯繫、溝通的場所,文化傳承要如何進行?另一方面都市阿美族因失去如同部落的聯繫與照顧,必須獨自面對生活中一切問題,而得不到慰藉。此種現象讓筆者思考是不是有一個地方(或方法)能聯繫都市中阿美族與原鄉之間的關係,並在都市中讓阿美族重建其社會結構,得到彼此的慰藉、互相照顧,更能使都市中阿美族的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本研究問題為:如何提升都市中阿美族「生活適應」?什麼方法能聯繫都市中阿美族與原鄉之間的關係,並在都市中讓阿美族原住民重建其社會結構,得到彼此的慰藉、互相照顧,更能使阿美族文化得以在都市繼續傳承?
    基於上述,本文先從都市原住民相關理論出發,提供都市原住民問題檢視之標準,再從阿美族遷徙背景及在都市地區生活之狀況作一介紹後,一方面整理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方面所需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探討其造成生活適應問題因素分析,透過問題發生及因素探討,並輔以紐西蘭毛利人Marae集會所經驗,提供如何提升都市阿美族在未來「生活適應」方法—建立都市聚會所的必要及未來方向。基上所述,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達魯安聚會所是阿美族文化之精髓與基礎
    二、阿美族遷移都市是「推拉力」作用之結果,通常屬於適應失敗型
    三、都市阿美族適應困境包含了心理、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各層面
    (一)群居生活雖可重建原鄉社會結構,然造成與大社會更深的隔閡。且負面族群互動經驗,使都市阿美族對與其他都市成員互動產生排斥。
    (二)缺乏良好的訓練導致就業困難,收入來源以非技術勞力工作所得為主。
    (三)收入支出的娛樂費偏高,教育費偏低,顯示都市阿美族對自身及下一代教育不甚重視
    (四)家庭文化背景,造成下一代教育水準低落
    四、都市中建立達魯安會所,不僅可提高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更能延續其文化
    (一)都市達魯安會所提供阿美族成員心靈撫慰功能
    (二)都市達魯安會所建設應是政府政策重點,並予以補助及規劃
    (三)達魯安會所建立是台灣多元文化精神之展現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發現,提出問題討論並給予阿美族達魯安會所建立及整體原住民族會所建立時之建議,最後提供未來研究之展望,以供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9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12 第二章 都市原住民生活適應之相關理論……………21 第一節 都市原住民形成--「遷徙」理論…………………21 第二節 生活適應相關理論……….………………………28 第三節 文化傳承之特色與基礎….………………………34 第三章 阿美族都市生活之背景說明…………………43 第一節 阿美族的文化與社會組織……………………..43 第二節 阿美族文化傳遞---聚會所之文化內涵….…….53 第三節 都市阿美族之遷移與現況……………………..60 第四章 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問題及因素之分析..71 第一節 心理、精神層面………………………………….71 第二節 社會、經濟層面………………………………….80 第三節 教育、文化層面…………………………………91 第五章 提升都市阿美族「生活適應」方法之探討….101 第一節 都市阿美族聚會所-達魯安建立之必要………101 第二節 紐西蘭毛利人經驗-毛利人Marae聚會所建立.112 第三節 政府規劃整體都市原住民聚會所未來方向...…123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結論……………………………13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1 第三節 研究展望…………………………………148 參考書目………………………………………………149

    中文書籍部分:
    王震寰、瞿海源(2000)。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石齊平(1988)。當代個經與應用。台北:作者自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李亦園(1992)。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水牛書局。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61)。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專刊之二。
    李亦園(1957)。南勢阿義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82)。台北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景崇(1998),阿美族歷史。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李景崇(1988)。論七腳川豐年節史之意義。未出版。
    邱怡薇(1998)。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阿美族為例。台大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巴特著,張丕介譯(1979)。人學。台北:天華出版社。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族的社會學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阮昌銳(1994)。台東麻老漏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吳天泰(1995)。原住民教師學生族籍調查報告。花蓮:花蓮師院原住民教育中心。
    吳天泰(1994)。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花蓮:花蓮師院。
    吳明義、李來旺、黃東秋等著(1992)。牽源─阿美族民俗風情。交通部: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處。
    吳豪哲(1988)。阿美族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原住地東部富田社區及移居地台北近郊山光社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法治斌、董保城(1999)。中華民國憲法。台北:空大出版。
    林爽(1998)。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族神話.傳統及歷史。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
    林爽(1999)。紐西蘭的活潑教育。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周維萱(2002)。紐西蘭原住民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明立國(1989)。台灣原住民的祭祀。台北:台源出版社。
    洪泉湖、吳學燕(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徐正光、宋文更(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
    莊啟文(199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連玉龍(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台東成功嶺芝田和基隆是八尺門為例。師大地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原住民教育體系之發展:民族學院的規劃(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國立東華大學研究。
    孫大川(199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許木柱(1974)。長光:一個母系社會的涵化與文化變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憶芬(1997)。原住民職業教育與就業信念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秋紅(1995)。原住民教育與職業成就的相關。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貴潮(1994)。豐年記之旅。台東:交通部觀光局。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教育部(1994)。發展與改進雲住民教育五年計畫綱領。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我國山胞教育實施概況。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
    張慧瑞(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台北:內政部。
    張建成(1993)。光復以來山胞之教育及其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國科會研究報告。
    張雯(2002)。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的生命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明霖(1986)。山胞遷村與環境調適之研究-以苗栗南庄鄉遷村為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徙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出版社。
    謝高橋(1985)。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考會編印。
    謝高橋(1991)。台北市山胞生活需求與輔導業務報告研究。台北:台北市民政局研究報告。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中:五南。
    譚光鼎(1994)。台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南投:暨南大學籌備處。
    蘇羿如(2001)。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八十四年台灣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台北:內政部。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中文期刊部分:
    石元康(1993)。<文化認同與民族自決>《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6期,22-27。
    石興華(2001)。<都市原住民教育之發展-北市原住民教育現況>《原住民教育季刊》,22期,56-74。
    巫銘昌(1998)。<都市原住民就業輔導措施之建議>《原住民教育季刊》,第9期,59-70。
    李瑛、孫大川(1997),<推展都市原住民---成人教育芻議>《成人教育》,第37期,38-44。
    李瑛(1996)。<原住民成人教育與轉型學習理論初探>《成人教育雙月刊》,9-14。
    李亦園、許木柱(1980)。<談山胞移居都市的適應問題>《互談月刊》,第116期,32-36。
    李亦園、許木柱(1985),<台灣高山族現代化調適問題:一些初步發現及理論意含>《科學發展月刊》,第13卷第11期,1413-1425。
    李建興(1996)。<台灣地區原住民教育現況與展望>《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期,456-56。
    林道生(1993)。<阿美族的分佈其社會體制>《玉神學報》第2期,21-36。
    林江義(1996)。<談都市原住民的行程與一般生活概況>《原住民教育叢書二》,690-701。
    林金泡(1981)。<台灣北部地區的都市山胞>《中國論壇》,第12卷第7期,21-28。
    林金泡(1990)。<都市原住民的偉大貢獻>《山海文化雙月刊》,第6期,2-3。
    林金泡(1990)。<用數據說話—認識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9期,5-6。
    林金泡(1990),<都市原住民教育問題與展望>《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9期,13-15。
    吳清山、劉春榮、陳明終(1995)。<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相關研究>《初等教育學刊》第4期,147-180。
    吳明義(2000)。<阿美族的文化傳承與傳統教育>《玉山神學院學報》,第七期,125-158。
    吳明義(1998)。<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教育─以阿美族為範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317-340。
    洪泉湖(1995)。<台灣原住民教育的現況與展望>《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4卷第2期,159-179。
    洪泉湖(2002)。<現代、後現代與台灣原住民教育>《2002年海峽兩岸民族地區「現代化與環境保護」學術研討論文》,1-16。
    姜蘭虹、楊麗秀(1983)。<鄉村女性遷移至台北市之決策過程與適應問題>《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1期,89-103。
    姜旭岡(1998)。<「教育優先區」政策在「教育機會均等」概念上的意涵與實踐-美、英兩國經驗與啟示>《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中華民國比教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楊智出版社,367-402。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研究與展望>《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中華民國比教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楊智出版社,403-446。
    許木桂(1991)。<弱勢族群問題>《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主流圖書公司,399-428。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的初步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27-156。
    張佩瑜(1997)。<原住民都市集居現象及其生活適應>《台灣人文創刊號》,157-197。
    張曉春(1974)。<台北地區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雙月刊》,第11卷第6期、第十二卷第13期,21-22。
    張學謙(1996)。<紐西蘭原住民的語言規劃>《教授論壇專刊三》,台北:前衛出版社,267-292。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研究>《思與言》,第23卷第2期,194-219。
    黃有志(1995)。<民族主義與族群認同>《民族主義論文系列之二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編撰者:中華民族主義學會,81-94。
    陳枝烈(1992)。<疏離感的了解與處理>《學生輔導通訊》第16期,46-53。
    陳枝烈(1998)。<國定本與審定本國小教科書原住民文化內涵之比較>《八十六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教研會,168-179。
    傅仰止(1992)。<都市阿美族的群居生活形態-以西美社區為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163-214。
    傅仰止(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77期,35-87。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第23卷第2期,76-100。
    <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317-340。
    Hans,Kohn(1968).Nationalism.In David L.Sills 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Macmillan Co.p63-69.楊念祖譯(1987)。<民族主義之釋義及內涵>《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二卷第二期,1-7。
    劉慶元(1990)。<從羅爾斯正義論論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時代意義>,《全國三民主義(中山學術)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8。
    劉清約(1998)。<台灣原住民的生活適應與原住民社會教育,原住民教育>《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81-97。
    謝高橋(1997)。<加強原住民謀生技能提升職業層次研究(摘要)>《研考報導》,第40期,61-73。
    撒古流(1994)。<屏東山地門鄉排灣魯凱民族文化學園計畫書>《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4》,83-104。
    詹馨(1984)。<泰雅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新竹師專學報》,第10期,1-49。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第16期,71-88。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7期,58-76。
    外文參考書目部分
    安山德太郎(1953)。人間的歷史。日本東京:光文社。
    Banks,J.A.(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 and Perspectives.Boston:Allyn and Bacon.
    Benton,R.A(1997).The Maori Language:Dying or Reviving?Wellington:New Zealand Council For Education Research.
    Banks,J.A(1993).”Multicultural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In J.A Banks&C.A.M.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 and Perspectives(2nded).Boston:Allyn and Bacon,pp2-26.
    Banks, J.A.(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hristian, J., Gadfield, N., Giles, H., &Taylor, D.(1976).”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Dynamic Nature of Ethnic Ident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Vol11, pp281-291.
    Corporate Plan 1992/93(1992).Wellington:Ministry of Education.
    Davis,F.(1984).Maori Art And Artists In Education,nos6-10.Mataira, K.Maori Artists In South Pacific.Raglan:New Zealand Maori Arists and Writers Society.
    Hamilton,C.(1964).”TheNegroLeavestheSout”,Demography,1(1),pp273-295.
    Jones,H.R.(1981). A Population Geography. London:Harper&Row.
    Jefferies, R & Walker, R(1997). For A Discussion On How Resources Impaction Maori see. Wellington:Ministry of Education.
    Judith ,Simon(1862).”Concerning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AJHR E-435.
    Joan,Metge(1990).Culture and Learning:Education For AMulticultural Society. Wellington:Ministry of Education.
    John,Metge(1976).The Maoris of New Zealand.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John,Metge(1986).In And Out of Touch:Whakamaa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 Wellington: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e,J.LSteinberg,S.R.(1997).ChangingMulticulturalism.Ba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Lee,E.(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3(1).
    Maria Eriksen-Sohos(1996). IWI-Aspects of Pro-European Maori Culture Through Proverb.Whanau Press:New Zealand .
    Ogbu, J. 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n M. A. Gibson and J. Ogbu (Eds.) ,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pp3-33.
    Petersen,W.(1970).A General Typology of Migration.In Clifford,J.Jansen(Ed)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Migration.New York Pergamon press,Ltd.
    Rumbiak, M.(1985).”Nimboran Migration toJayapura”,Irian Jaya,Pacific Viewpoint,26(1),pp206-211.
    Rosenzweig, W.(1944).An outline of frustration theory.In J.M.Hunt(ed.),Personality and the Behavior Disorders.New York:Ronald.
    Robert,P.W.(1977).”Understanding Rawls”.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85-93
    Sisley,Renee(1997).Waiti, Danica. Te Pikaunga-Mahi Me Te Kohukihuki (Workload and Stress):A National Survey of Maori Aste Te Hau Takitini O Aotearoa Members. ERIC Search:ED430483.
    TheThreeBasketsofKnowledge(2000).www://maori.com/whakapapa/ngakete3.htm,
    Wolpert,J.(1960).”Migration as an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 Stress”,Journal of Social Issue,22(A),pp22-3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