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研究者無法隨心所欲在教育情境中,採用隨機取樣方法,分派研究對象,並控制實驗情境時,較理想的實驗設計是使用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舉例來說,研究者如欲實驗新編的「社會科教材」是否優於傳統的舊教材。他計畫從國民小學中隨機抽取受試者,並隨機分派為實驗組和控制組。但是他向學校接洽時,由於行政上的困難,他無法容許打破班級界限而運用隨機抽取和分派的方式選取等組學生參加實驗,只得利用原來班級做為實驗的對象,並對實驗的內外在效度上做較佳的控制。為了配合現實情境的限制,研究者就須採用準實驗研究法。 準實驗設計雖不能夠像真正實驗設計一樣,控制所有影響實驗內在效度的因素,但卻可以控制其中多數的因素,並可避免一些實驗情境過於人工化所導致的缺失。不過,使用此種研究法時,研究者必須要清楚其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並小心考慮這些因素對實驗效果影響的可能性。
在教育研究中,最常採用的準實驗設計有四種:(1)不相等控制組設計;(2)相等時間樣本設計;(3)對抗平衡設計;(4)時間系列設計。
-- 教育大辭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300/
Search Result: 50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