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董柏伶 TUNG,PO-LING |
---|---|
Thesis Title: |
大臺北地區中小學校長在職專業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principals in service in Taipei Area |
Advisor: | 黃乃熒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3 |
Academic Year: | 101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178 |
Keywords (in Chinese): | 校長 、專業發展 、中小學 |
Keywords (in English): | princip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245 Downloads: 15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臺北地區中小學校長在職專業發展之情形。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並根據文獻編製「中小學校長在職專業發展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以大臺北地區(含臺北市、新北市)之公立中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475份正式問卷,回收計365份,經初步篩選有效問卷36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7%。所得資料進一步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肯德爾和諧係數(w)進行分析處理,獲得結論如下:
壹、 中小學校長認同專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並且盡力實行。
貳、 女性中小學校長對於專業發展之落實程度較高。
參、 學歷為研究所以上之校長,在專業發展之落實程度上較高。
肆、 國小校長認為進行專業發展之重要程度,較高於國中校長。
伍、 行政制度規劃上缺少完善專業發展計畫及校長回饋系統,成為校長進行專業發展困境的首要因素。
陸、 專業發展課程實用程度不高,造成校長進行專業發展之困境。
柒、 校務繁忙時間不足,成為校長進行專業發展困境的重要因素。
捌、 行政機關應提供充足且適當之支持資源及建立校長專業學習網絡社群,以降低校長進行專業發展之阻礙。
玖、 課程安排應首重增加實務經驗交流之特性,並且加強課程內容與學校之事物相關性。
壹拾、 中小學校長可抱持熱情並藉由經驗交流,來面對專業發展困境。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及校長個人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principals in service in Taipei area. To achieve the purpose,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and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us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principals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tool. In this study,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including Taipei, New Taipei City) in the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for the study, a total of 475 copies of the official issuing questionnaires, total 365 copies, 364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77%. Further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school principals agree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have endeavored to implement.
2. The female school principals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implement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 The graduated and doctor principals can have better implementation than the bachelor principals .
4.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hink tha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important, and the degree of important is higher tha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5. Lacking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he system for principal feedback become the primary factor of princip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6. The low practical cours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uses difficulties for princip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7. Not having enough time has to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8.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shall provide adequate and appropriate support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the princip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online communities to reduce the princip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bstacles.
9.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enhanced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 and strengthened the relation of school.
10. School principals can make themselves have the enthusiasm and sharing the experience to sol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fter all, referent advices deduced from the study will b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principals and the future study.
一、中文文獻
丁一顧、張德銳(2001)。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的比較分析與改革芻議。載於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高雄復文。
大前研一(2006)。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臺北:天下文化。
王立行、饒見維(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教育專業。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師大書苑。
王保進、邱鈺惠(2001)。國民小學校長培育方案規劃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載於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高雄復文。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三版)。臺北:心理。
王有煌(2003)。彰化縣校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滿堂(2007)。邁向轉型的課程領導:課程領導的理念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49,68-83。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檢索日期:20121210,取自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roject/d_display?home
沈亞梵(1995)。師資多元與教育品管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何福田(2002)。校長的專業發展。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李安明、鄭采珮、劉志昀 (201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5,1-20。
李有村(2007)。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肖梅(1995)。從教育專業談數學老師的專業知識。載於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國立教育資料館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師大書苑。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百祿(2007)。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政策與內容之研究:美國肯塔基等四州之實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10(4),53-87。
吳明清(1990)。正視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一週教育論壇,388-395。
吳明隆(2004)。新時代有效能的學校特性與校長角色。學校行政雙月刊,30,127-136。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附光碟)。臺北:五南。
吳明隆、曾國光(2003)。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工作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中等教育,54(6),92-103。
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10)。我國終身學習的發展困境及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66,13-25。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學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43,121。
吳清山、黃旭鈞(2005)。教師專業倫理準則的內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44-58。
吳慧真(2006)。臺中縣市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角色知覺與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慶堂(2006)。國民小學校長專業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合懋(2003)。國小校長終身學習經驗量表的建立。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97-324。
林志成、劉世涵(2008)。校長在職專業進修。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林明地(2000a)。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7,10-20。
林明地(2000b)。校長領導的影響:近三十年來研究結果的分析。國科會研究彙
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2),233-254。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臺北:高等教育。
林明地等譯(2006)。Wayne K. Hoy & Cecil G. Miskel著。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高雄:麗文文化。
林明地(2010)。國中小校長、主任專業發展課程內涵研究報告。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欣樺(2011)。國民中學學校行人員工作倫理之研究-以北部六縣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暨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煥民(2010)。國中小校長專業發展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棟梁(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需求之調查研究 : 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錦杏(2000)。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勝結(2004)。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兆偉(2010)。教育哲學(增訂二版四刷)。臺北:師大書苑。
范熾文(2008)。中小學校長的專業能力與培育制度。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范熾文、邱文貴(2008)。國民中小學校長推動公共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6,124-139。
翁俊忠(2005)。標竿學校校長領導及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福元、嚴振農(2008)。我國當前國小校長專業成長與發展之省思-資訊素養之必要。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徐吉春(2008)。教學領導與課程領導。載於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黃宗顯等合著。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理論部分(5版)。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7)。校長培育制度之趨勢分析:以英、美及新加坡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1,1-18。
教育部(2011)。中國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教育部,未出版。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12)。檢索日期:20121019,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張宏勳、蔡雅琳(2009)。學校經營公共關係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2,120-148。
張佳穎(2010)。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能力及其相關策略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8,27-43。
張素貞(2000)。校長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張清濱(2008)。環境變遷與校長專業發展。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張紹勳、林秀娟(2005)。SPSS高等統計分析。臺中:滄海書局。
張德銳(1996)。對「中小學學校之經營」之評論。教改通訊,19,9-12。
張德銳、丁一顧(2003)。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管道與策略之初探。初等教育學刊,16,53-69。
張德銳、王保進、丁一顧(2003)。校長專業能力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5,109-133。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吳順火、梅瑤芳、謝雅惠、張雲龍(2005)。中小學校長辦學經驗及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秀校長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149-176。
陳木金(2005)。國民小學學校領導人才培訓課程規劃之研究。臺北:國家教育研究籌備處 93 年度研究成果研討會研究成果報告彙編。
陳文宗(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 : 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正立(譯)(2011)。Leonard D. Stern著。SPSS統計分析圖解式教學手冊。臺北: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宏章(2005)。英國校長專業資格檢定制度(NPQH)在我國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依萍(2001)。論教評會、學校教師會與校長的權責與衝突。學校行政雙月刊,13,78-98。
陳瑜沂(2007)。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知能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憙(1995)。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連德盛(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國華(1995)。國民中小學新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梁福鎮(2005)。教師專業倫理內涵與養成途徑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5(2),
61-77。
梁坤明(199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狀況之調查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德(2001)。現階段教育改革中,校長角色的定位與因應策略。研習資訊,19(4),62-75。
國立政治大學(2012.11.30)。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培育課程一覽表。取自http://www.pprc.nccu.edu.tw/
黃信揚、吳明隆(2005)。高雄縣市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9,1-16。
黃宗顯、蔡書憲(2008)。英國「全國學校領導學院」之校長培育制度其可借鏡之研究。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黃德祥、林穎欣(2011)。教師會經驗與教師工會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03,40-48。
黃昱瑄(2005)。英美校長專業培育網站對我國校長培育趨勢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39,64-82。
黃惠屏(2004)。桃竹苗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協同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玉珠(2003)。智能與批判思考。載於教育心理學(第八章)。鄭英耀等編。臺北:心理。
蔡美錦(2000)。美國校長專業機構與校長中心運作模式。教育資料與研究,37,58-63。
蔡東利(2004)。國民小學落實學校公共關係可行策略。研習資訊,21(2),73-81。
薛東埠(2004)。國中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碧蓮(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及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書憲(2001)。從校長評鑑談校長的專業成長:一位基層教師的看法。載於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高雄:高雄復文。
楊深坑、李奉儒(2009)。比較與國際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楊銀興(2008)。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內涵與困境。載於校長專業成長-培育、領導與在職進修。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新北:冠學文化。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2.11.30)。臺北市立教育大學101學年度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招生簡章。取自http://principal.tmue.edu.tw/front/bin/home.phtml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景文。
謝文全(2008)。教育行政學(3版)。臺北:高等教育。
賴光祺(2010)。教師工會成立的意義與任務。師友月刊,518,43-47。
謝建成(200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富榮(2009)。問題本位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傳崇(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困境與因應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9,152-181。
羅清水(1999)。校長評鑑與專業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29,30-37。
二、西文文獻
Barth, R. S. (1986). Principal 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25(3),156-160.
Bezzina, M. (1994, July). Empowering the principal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Teac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Sydney, Australia.
Black, S. (2000). Find time to lead.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87(9), 32-35.
Business Dictionary。Retrieved Octouber10,2012,from http://www.businessdictionary.com/definition/professional.html
Caldwell, S. D. (1986).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principals’ inservice. Theory Into Practice,25(3), 174-178.
Cranston, N., Ehrich, L. C., & Kimber, M. (2006). Ethical dilemmas: The”bread and
butter” of educational leaders’ liv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ger, J. A., & Benjamin, B. (1999). Building lead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vies, B., Ellison, L., & Bowring-Carr, C. (2005). School leadership in the 21stcentury : Developing a strategic approach.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Deanna Lyn Keith(2008). Principal Desir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rake, T. L., & Roe, W. H. (2002). The principalship (6th ed.). Columbus. OH: Merrill-Prentice Hall.
Evans, P., & Mohr, N. (1999, Marc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 Seven core beliefs. Phi Delta Kappan, 80(7), 530–532.
Hunter Moorman(199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Principals for Leadership of High Performance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Danforth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Leadership of High Performance Learning Communities. From: http://www.e-lead.org/principles/principal.asp
Hallinger, P., & Heck, R. (1998). Exploring the principal’s contribution to school effectiveness:1980-1995.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9(2), 157-191.
Hughes, L. W. & Ubben, G. C. (1989).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s handbook. Allyn and Bacon.
Isaac Mathibe(2007).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chool principal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7(3)523–540.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ISLLC (1996).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ders. State Education Assessment Center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Judith C. Houle(2006).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Urban Principals in Underperforming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6 38: 142
Jane Doughty(2002).The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Current Approaches to Leadership Development for Head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in England.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Principals’ Center,Taipei, Taiwan, 29-46.
Kent Peterson(2002).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Innov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2 38: 213
Kaptein, M., & Wempe, J. (2002). The balance company: A theory of corporateinteg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ak,L.E.,&Others(1990).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 book for school principa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28961.
Leithwood, K. A., & Riehl, C. (2003). What we know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05,from http://www.cepa.gse.rutgers.edu/whatweknow.pdf
Maureen Sanders(2002).The Role of California School Leadership Academy in Leading and Learning.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Principals’ Center, Taipei, Taiwan, 1-12.
Margaret Grogan& Richard Andrews(2002). Defining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2 38: 233
Merriam Webster Collegiate Dictionary。Retrieved Octouber10,2012,from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Nation Council of Teacher of English(NCTE)in Illinois(2006).Principal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bsite: http://www.ncte.org/positions/statements/profdevelopment
Paul V. Bredeson(2006). The school principal's role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Rose M.Ylimaki(2012).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Conservative Era.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12 48:304
Scherer, M. (2002). Perspectives: Job on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9(6), 5.
Stewart, D. (2000).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 Palmerston North: Kanuka Grove Press.
Vandenberghe, R. (1995). Creative management of a school: A matter of vision and daily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3(2), 31-51.
West-Burnham,J.&O’Sullivan,F.(1998).Leadership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How to promote techniques for effe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