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蘇品如 Su, Ping-ju |
---|---|
Thesis Title: |
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
Advisor: |
游進年
Yu, Chin-Nien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2 |
Academic Year: | 100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240 |
Keywords (in Chinese): | 校長授能領導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
Keywords (in English): | empowering leadership,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512 Downloads: 0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自編之「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桃園縣54所公立國民中學主任、組長、導師與專任教師。共發放720份問卷,回收672份,有效問卷650份,回收率約為93.33%。問卷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 19.0 for Windows 進行處理,採描述統計、t 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與調查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校長授能領導的感受尚稱良好。
二、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現況良好。
三、桃園縣國民中學部份不同背景教師對校長授能領導之知覺有明顯的不同。
四、桃園縣國民中學部份不同背景教師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知覺有明顯的不同。
五、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授能領導」各層面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各層面具有相當程度的正相關。
六、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國中教育人員及未來研究提出
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the self-designed survey questionnai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was adminstered to collect pertinent data. The subjects in the study wer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54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including department deans, department assistant deans, homeroom teachers and non-homeroom teachers. A total of 72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672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650 answered completely, and the return rate was about 93.33%.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SPSS 19.0 for Window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e lik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perceived an upper level on empowering leadership of school principals.
2. The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perceived an upper level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3. Par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of school principals in Taoyuan Coun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demographical variables.
4. Par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in Taoyuan Coun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demographical variables.
5. There were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all dimensions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of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6. Empowering leadership of school principals had predicative efficacy for all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educational authority concerned,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respectively.
一、中文部份
卜啟鵬(1996)。工作特性、管理型態及組織氣候對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中資定期航運
公司為例。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丁英哲(2008)。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北部地區三
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心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
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王秉皓(2010)。屏東縣國中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娜玲(2008)。臺北市國小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臺北市教育大學教育
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鳳美(2005)。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
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王錦木(2010)。內部行銷、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以臺中縣國民小學為例。
靜宜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麗雲、潘慧玲(1999)。教師增權擴能概念與實施策略研究,載於教育行政論壇第五次研討
會會議手冊,159-183。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8。
王瓊滿(2010)。國民小學校長分佈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對學生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
國立新竹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方啟陽(2007)。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田維仁(2011)。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田慧晶(2007)。桃園縣國中教師所知覺心理契約實踐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向家逸(2010)。分佈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及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
小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呂理牲、傅依萍(譯)(1994)。Michael Korda著。揭開權力真相。臺北市:遠流。
李田樹(譯)(2005)。Peter Drucker著。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玉美(2010)。新竹地區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安明(2003)。析論二十世紀末(1985-1995)學校領導理論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1,49-66。
李安明(2004)。我國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有效教學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34-009)。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李明威(2010)。印象管理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宜璇(2008)。國民小學校長倫理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佳穎(2010)。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策略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明昭(2011)。高職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工業技術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政翰(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
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芳齡(譯)(2010)Frances Hesselbein 及 Marshall Goldsmith著。你也可以參加的領導高峰
會。臺北市:天下雜誌出版社。
李春嫣(2011)。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
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貞儀(2011)。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信任、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紹廷(譯)。James C.Hunter著。僕人修練與實踐。臺北市:商周。
李雯智(2010)。國小教師自我效能、工作特性、工作滿足、工作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淑芬(1996)。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新民(1995)。國小校長的授權行為。初等教育學報,8, 299-326。
李新民(2003)。高屏地區幼兒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其影響因素之初探。教育學刊,21,149~171。
李源昇(2002)。國民小學運動選手知覺教練授權賦能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毓昭(譯)(2009)。Ken Blanchard著。一分鐘經理。臺北市:晨星。
余德成、溫金豐、陳哲泰(2002),「科技產業中領導行為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檢驗督導信
任的情境效應」,中山管理評論,10(1),65-91。
江俊昇(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江國泉(2004)。組織公平性、工作滿足感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國營企業為例。私立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麗美(譯)(2008)。Max De Pree著。領導的藝術:人人都受用的領導經營學。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呂旺澤(200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亞
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呂詩琦(2011)。國民中學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慧倩(2011)。國民中學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
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宋秋儀(譯)(2006)。Gary Yukl著。組織領導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吳正成(1999)。臺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授能行為之探討。國立東華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花蓮縣。
吳百祿(2006)。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理論。學校行政雙月刊,43,22-35。
吳育新(2010)。雲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玟琪(譯)(2007)。Marshall Goldsmith、Mark Reiter著。Up學。臺北市:李茲文化。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政達、湯家偉、羅清水(2007)。心理契約、組織公平、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結構關係
之驗證:以臺北地區國民中學學校組織為例。教育政策論壇,2007年2月,10(1),
133-153。
吳清山(1993)。學校行政領導的新取向。教育研究雙月刊,32, 13-1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解釋:增權益能。教育研究月刊,113,160。
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名詞解釋:組織公民行為。教育研究月刊,162, 134。
吳冠儒(1999)。員工工作價值、專業承諾、情感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高科技
企業員工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煥烘、方啟陽(2007)。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
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1-29。
林士奇(2001)。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
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有田(1996)。超級領導力:成功領導的十大法則。臺北市:耶魯文化。
林加惠(2008)。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學校建設性文化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
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志成(1998)。授權增能導向的學校行政,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編),學校行政新理念(107-123)。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秀聰(1998)。賦能策略應用於機關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
林明地(1999)。重建學校領導的倫理學觀念。教育政策論壇,2(2),129-157。
林明地等(譯)(2003)。W. K. Hoy & C. G. Miskel著。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臺北
市:麥格羅希爾。
林淑姬(1992)。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詩穎(2005)。組織公民行為之後設分析。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鉦棽(1996)。組織公正、信任、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換理論之觀點。管理科學學
報,13(3),391-415。
邱國隆(2007)。新竹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邱麗蓉(2003)。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
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周宛蓉(200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倫理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花
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叔伶(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
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周怡君(2006)。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
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柯進雄(1997)。校長如何實施行政授權。研習資訊,14(1),64-68。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范熾文(2000)。全國品質管理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空大學訊,3,1-17。
胡雅棠(2008)。教師覺知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研究-以臺南市國民中學
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侯怡楓(1999)。一位國小校長領導實際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嘉義縣。
洪孟華(2003)。教師「增權賦能」(empowerment)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專業主義的觀點。中
等教育,54(5),84-95。
洪裕欽(1996)。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作及其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子梅(譯)(2010)。James M. Kouzes與Barry Z.posner著。模範領導。臺北市:臉譜。
高仕杰(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
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明智(2001)。三百六十度領導力評量,管理雜誌,319,24。
高俊卿(2009)。校長魅力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赫良(2000)。企業倫理氣候與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中美日
銀行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徐靜嫻(2007)。增權賦能的教育:促進社會改變的批判教學。中等教育,58(4),132-145。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馬德華(200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決定管理成效的關鍵因素。臺北市:全品。
孫行易(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進隆(譯)(2007)Peter M. Senge著。第五項修鍊。臺北市:天下文化。
崔念祖(2011)。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學習型學校為調
節變項。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士軍(2005)。管理學。臺北市:東華。
許士軍(2005)。MBA百科全書。臺北市:商周出版。
許桂鳳(2009)。桃園縣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許順興(2006)。臺北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
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道然(2001)。公部門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正強(1999)。組織公正、信任對工作投入與組織公民行為影響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
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名昱(2011)。南投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教師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如明(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妍辰(2003)。情緒勞務、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義守大學管
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育美(譯)(1996)。Ken Blanchard 、John P. Carlos 與 Alan Randolph著。灌能。臺北市:
哈佛管理叢書。
陳育靖(2000)。全面品質管理參考模式建立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
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怡涓(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啟東(2005)。高級職業學校校長領導型態對教師組織公民論與學校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裕國(201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義勝(1996)。組織氣候、工作特性及管理形態透過組織公民行為對政治行為、組織承諾及
社會賦閒效果之相關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陳億貞(譯)(2002)。普通心理學。臺北市:雙葉。
陳慧穎(2007)。校長領導行為、組織公平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四縣市公
立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錫珍(譯)(2007)。印度學校組織氣氛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63,112-117。
彭桂芳(2009)。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組織公平知覺、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育訓(2009)。臺東縣國小學校倫理氣候、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
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梁凱雯(2001)。組織公平、工作自主性與互依性對觀光旅館餐飲服務員工組織公民行為之相
關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心怡(2001a)。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張心怡(2001b)。授能領導-學校行政領導之新面向。學校行政雙月刊,13,61-71。
張文隆(2010)。賦權。臺北市:商周。
張宏裕(2009)。掌舵與划槳。仲悅企業顧問公司。
張明輝(2002)。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的應用及省思。臺北:學富。
張婉君(2009)。國民小學校長第五級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及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
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添唐(2009)。高中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勝宏(2007)。個人工作契合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菁媛(2009)。屏東縣國小校長授能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研究。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市:五南。
張潤書(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張潤書(1993)。行政學。臺北:三民。
黃乃熒(2002)。以教師彰權益能觀點探究學校權力生態。師大學報,47(1),59-82。
黃志弘(2005)。教師充權概念與實施策略之分析。2005年7月20日,取自:
http://enews.trsc.chc.edu.tw/94Webs/data/study0720.doc
黃宗顯(2008)。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叔建(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氣氛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
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柏勳(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俊傑(2005)。屏東縣國民小學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
高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郁婷(1996)。教師人格特質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哲彬(2004)。國民小學校長賦權增能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哲彬(2008)。授能領導對校長領導的啟示。教育趨勢導報,28,87-96。
黃哲彬(2011)。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增榮(2003)。從教師專業權能來看教師專業,臺灣教育,623,2-12。
黃德信(2008)。國民小學教師知覺的組織公平、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的關係:以關係需
求為干擾變項。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教育行政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曾貴珍(2010)。國民中學內部行銷策略、工作滿足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國立政治大
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進發(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莫素雲(2008)。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信任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
市高級中學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莊孟峰(2000)。員工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實證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
學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莊莉敏(2011)。國民小學校長授能領導模式之建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智雄(2007)。國民小學校長授能領導與組織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惠琍(2011)。從外溢理論探討工作/家庭衝突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大葉大學管理學
院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湯家偉(2010)。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置因素跨層次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韻靜(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
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廖大偉(2005)。桃園縣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俊淵(2011)。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立德大學生產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廖國鋒、范淼、許世卿(2001)。組織結構特性對組織公正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影響之研究
。國際管理學報,2(1)。
葉霖蓉(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宏財(1999)。有效的學校行政領導-談授權。實習輔導,5(3),87-91。
鄭伯壎(1995)。組織價值的上下契合度與組織成員個人的效能。中華心理學刊,37(1):
25-44。
鄭俊英(2011)。國民中學校長僕人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燿男(2002)。國中小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組織公民行為模型初
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燿男(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模式。師大學報,49(1)。
齊若蘭(譯)(2002)。Jim Collins著。從A到A+。臺北市:遠流。
劉至剛(2005)。組織公平、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外派人員為例。大葉大
學國際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京菊(2011)。工作家庭文化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家庭照顧的調節效果。大葉大學
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春城(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鈞慈(2000)。程序公平、組織承諾、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我國產物保險產
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瑞珠(2010)。新竹縣、市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劉毓玲(譯)(2005)。Peter Drucker著。責任與擔當-杜拉克談專業經理人。臺北市:天下文
化。
劉麗如(1997)。中美日三國企業管理型態與組織公民行為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潘慧玲(主持人)(2006)。形構變革年代中學校領導的權力論述(2/2)。國科會專案報告(NSC94-2413-H-003-00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錢偉慈(2010)。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人資處教育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簡世川(2008)。高雄縣國小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正一(2011)。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關係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任琴(1997a)。國民小學教師權能之調查分析。教師之友,38(2),20-27。
鍾任琴(1997b)。國小教師權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師院學報,11,157-186。
鍾任琴(1998)。中小學教師權能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臺北:五南。
鍾任琴、黃增榮(1998)。國民中學教師權能之分析。朝陽學報,3,183-213。
鍾任琴、黃增榮(2000)。中小學教師權能量表編製之研究,朝陽學報,5,345-372。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教。
謝玉琴(2004)。高雄市私立幼稚園暨托兒所園所長授能領導行為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孟甫(2010)。為何他們願意付出更多?高雄市國小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佩鴛(2000)。校長領導作風、上下關係品質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為任(2010)。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勝宇(2007)。高雄縣國民中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明慶(1997)。組織控制、組織支持、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進雄(2004)。領導新典範:後英雄式領導的意涵及其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
壇,7(1),111-130。
蔡進雄(2005)。學校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薛承祐(2009)。國民中學校長家長式領導層面、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國城(2006)。臺北縣立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淑慧(2009)。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互動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羅虞村(1987)。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文景。
鐘晨芳(200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藍光炤(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份
Alotaibi, A. G. (2001).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 study of public
personnel in Kuwait.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30(3), 363-375.
Argyris, C. (1960).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Inc.
Banard, C.I.(1938).The functions of execu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th, R. S. (1990).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San Francisc, CA: Jossey-Bass.
Bateman, T. S. , & Organ, D.W. (1983).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good soldi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employee citize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6,587-595.
Blanchard, K. , Carlos, J.P.,& Randolph, A.(1996).Empowermnet:Takes more than a minute.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lase, J. , & Blase, J. R. (1994). Empowering teachers: What successful principals do.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Blau, P.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ogler, R. , & Somech, A. (2004). Influenc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277-289.
Bohn, E. and Adams, B. (1993). I’d rather be dead than empowered. Executive Excellence,16.
Chatman, J. A. (1989),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4(3), 333-349.
Chattopadhyay, P. (1999). Beyond direct and symmetrical effects: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dissimilarity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2,
273-287.
Coleman, V. I., & Borman, W. C. (2000). Investigating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the citizenship
performance domai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0(1), 25-44.
Collins James C. (2001),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nger,J .A. , & Kanungo, R.N.(1998). 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3(3),471-382.
Denholm, P. J. (2002). A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rust in a public high
schoo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2(12), 4115A. (UMI No. 3035560).
DiPaola, M. & Tschannen-Moran, M. (2001).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climate.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11, 424-447.
Donavan, D. T., Brown, T. J. & Mowen, J. C. (2004). Internal benefits of service-worker customer
orientation: Job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68, 128-146.
Ehin, C. (1995). The quest for empowerment organization:Some lessons from our foraging past.
Organization Science,6(6), 666-671.
Farrell, S. K., & Finkelstein, L. M. (2007).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gender:
expec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for performanc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9(1),
81-96.
Ford, R. C. and Fottler, M. D. (1995). Empowerment: A matter of degre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9(3), 1-31.
Graham, J. W. (1991). An essay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4,249-270.
Graham, J. W. (1995). Leadership, moral development, and citizenship behavior,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5(1), 43-54.
Hammuda, I. , and Dulaimi, M. F. (1997).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empowerment in construc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empowerment in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5(5),289-296.
Helgesen, S. & Johnson J. (2010).Women’s real power at work.Berrett-Koehler Pubilsher, Inc.
Herzberg,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
Homans G. C.(1950).The human group. New York:Harcourt, Brace.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97-606.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keles, A. , and D. Levinson(1969). ”National character”. In G.Lindzey and E. Aronson(eds.), The
Hand 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 nd ed., Vol.4. Chicago: Aldine, 418-506.
Juran, J.M & Frank M. Gryna(1993). Quality Planning and Analysis, 3rd Ed,McGraw Hill Book Co.-Singapore.
Katz, D. & Kahn, R.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2nd Ed.).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atz, D. (1964). The motivational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Behavior Science,9,131-146.
Koh, W. L. , Steers, R. M. & Terborg, J. R. (1995). The effec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n
teacher attitudes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6(4), 319-333.
Konczak, L. J. , Stelly, D. J. , and Trusty, M. L. (2000).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owering leader
behaviors:Development of an upward feedback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301-313.
Konovsky, M. A. & Pugh, S. D. (1994).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social ex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656-669.
Krilowicz, T. J. & Lowery, C. M. (1996).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3(1), 94-100.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2), 370-396.
Maxwell, J. C. (2007), The 21 most powerful minutes in a leader’s day.Nashville Dallas Mexico
City:Thomas Nelson.
McClelland, D. C. (1975). Power:The inner experience. New York:Irvington Press.
McClelland, D. C., & Burnham, D. H. (1976). Power is the great motivator.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4(2),100-110.
Netemeyer, R. G., Boles, J. S., McKee D. O., & McMurrian, R. (199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a personal selling context。 Journal of
Marketing, 61 (3), 85-98.
Moorman, R. H.(1991).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Do fairness perceptions influence employee citize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6), 845-855.
Moorman, R. H. & Blakely, G. L. (1995).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s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predictor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6,
127-142.
O'Reilly, C.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n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 492- 499.
Organ, D. W. (1988).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 Lexington,
M.A.:Lexington.
Organ, D. W., Konovsky, M. (1989). Cognitive versus affective determiniant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157-164.
Organ, D. W. (1990). The motivational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 43-72.
Organ, D. W. & Ryan, K. (1995).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ttitudinal and disposition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Personnel Psychology, 48, 776-801.
Paille P. (2009). Assess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the French context: evidence for the
four-dimensional model. Université Laval, Département Management, G1K 7P4, Québec,
Canada. pascal.paille@fsa.ulaval.ca
Parisse, A. J. (1993). Truth about empowerment. Executive Excellence,3,14-15.
Penner, L. A. Midili, A. R. & Kegelmeyer. J. (1997). Beyond job attitudes: a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n the cause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Human
Performance, 10(2), 111-131.
Pillai, R., Scandura, T. A. & Williams, E. A. (1999).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0,
763-799.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 Bommer, W. H. (1996b). Transformational leader behavior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of employee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trus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2), 259-298.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Paine.J. B, & Bachrach. D. G. (2000).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26(3),513-563.
Randolph, W. A. (1995). Navigating the journey to empowerment. Organization Dynamics,23(4),
19-31.
Raub, S., & Robert, C. (2010).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on in-role and extra-role employee behaviors: Exploring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power values. Human Relations, 63(11), 1743-1770.
Robbinson, S. L., & Morrison, E.W. (1995).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cb:The effect of
unfulfilled obligations on civil virtue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6,289-298.
Sange, P. M. (1991).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ondon:Century Business.
Schnake, M. , Cochran, D., & Dumler, M. (1995). Encourag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The effects of job satisfaction, perceived equity and leadership.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7(2),
209-221.
Senge, P. (1990) .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Dubleday Co.
Short, P. M., & Greer, J. T. (1997). Leadership in empowered schools: Themes from innovative
efforts. New Jersey: A Viacom Company.
Shriberg, Arthur/ Shriberg, David.(2010). Practicing Leadership: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Hoboken, 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 Inc, 112.
Smith, C.A., Organ.D.W., & Near, J.P. (1983).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d
anteced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8(4),653-663.
Somech, A. & Bogler, R. (2002).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cher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8(4), 555-557.
Somech, A. & Ron, I. (2007).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1),
38-66.
Srivastava S. K. (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management,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rukul kangri university Haridwar(Uttaranchai).
Srivastava, A., Bartol, K. M., & Locke, E. A. (2006). Empowering leadership in management teams: Effects on knowledge sharing,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 1239-1251.
Thomas, D., Au, K., Ravlin, R, (2003). Cultural vari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Journal of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24, 451-471.
Thomas, K. W., & Velthouse, B. A. (1990). 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an interpretive model
of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4),666-681.
Van Dyne , L ., Graham, J. W., & Dienesch, R. M. (1994).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Construct re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4),
765-802.
Van Dyne, L., & LePine, J, A. (1998). Helping and voice extra-role behaviors: Evidence of construc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1), 108-119.
Vecchio, R. P., Jusin, J. E., & Pearce, C. L. (2010).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mechanisms within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1, 530-542.
Vigoda-Gadot, E., Beeri, I., Birman-Shemesh, T., & Somech, A. (2007). Group-level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 scale re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4), 462-493.
Wellins, R. S., Byham, W. C., & Wilson, J. M. (1991). Empowered teams: Creating self-directed
work groups that improve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Williams, L. J., & Anderson, S. E. (1991).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s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in-role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601-617.
Yukl, G. A. (1989).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Yukl, G. A. (1994).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Yukl, G. A. (2001).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5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Yukl, G. A. (2006).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6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Zhang, X. , & Bartol, K. M. (2010). Linking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rocess Eng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3, 1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