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何亞竹 Ho, Ya-Chu |
---|---|
Thesis Title: |
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團隊發展之研究-以北區三個教育服務國際志工服務隊為例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ms: Based on three educational service volunteer teams in the north Taiwan areas |
Advisor: |
顏妙桂
Yen, Miao-Kuei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2 |
Academic Year: | 101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289 |
Keywords (in Chinese): | 國際志工服務隊 、團隊發展 |
Keywords (in English): |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ms, Team Development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204 Downloads: 34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以歷屆皆至海外同一服務地點的大學生自組國際志工團隊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的團隊發展過程,首先,瞭解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團隊之形成與成員動機;其次,探究團隊實際運作及發展狀況;最後,則分析團隊發展之影響要素。
本研究選擇質化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因團隊發展歷程具變動性且充滿未知數,需要長時間追蹤、分析,研究著重於參與團隊獨特的發展與豐富的服務內容,故透過服務隊成員的個別訪談以便瞭解團隊運作情形;並運用三角檢定法增加本研究信實度。
本研究提出三項結論:
1. 團隊形成共通性與獨特性及成員多元自主的參與動機。
2.國際志工服務隊歷經「建立關係期」、「確認目標期」、「共識願景期」、「問題衝突期」、「運作成熟期」、「團隊結束期」六個發展階段
3.影響團隊發展因素為:問題解決與決策、領導、成員互動、溝通。
對於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的團隊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1.團隊問題的決策需要領導者帶領,成員相互提供意見,無法解決的問題則交由時間處理。
2.領導者需經驗充足,冷靜思考、開放尊重,協調衝突、內部溝通,照應團隊夥伴。
3.國際志工需要更多彈性處理事情的方式,尊重包容彼此差異與多元文化,分享彼此的信念與價值觀。
4.良性溝通能力需要學習,領導者必須協助成員發展,建立團隊內部溝通管道協助各階段順利發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ms which had offered educational service at the same foreign country since their establishment. The establishment progress of the volunteer teams and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the members served as the first focu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econd, the 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eer teams; last,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eer teams.
Qualitative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since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these volunteer teams was dynamic, which required a long-ter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uniqu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each team and their rich service content were the major targets of this research. Thus, individual interview of the team members was used to provide a fuller picture of the operation of each team. Triangulation was also conducted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ree conclusions are draw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1. There is uniquenes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olunteer teams and in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each member.
2. The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ms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six stages: “establishment of relationship”, “confirmation of goals”, “consensus and prospects”, “obstacles and conflicts”, “mature operation”, and “the end of the team”.
3.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eer teams are: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leadership, interaction among members, and communication.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ms:
1.It requires the navigation of the leaders and the proposals from the members in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Inextricable problems could be left for time to undo the knot.
2.The leaders should be experienced, calm and precautious, open-minded and respectful to the members. They should navigate the reconcili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members.
3.It takes flexible approaches for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to solve problems for the purpose of inducing mutual respect for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sharing of beliefs and values.
4.It takes effort to enhance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The leaders should be those who help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mbers, and maintain a good inter-communication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m in each stage.
壹、中文部分
GYSD志工青年行動網(2006)。志工大家長系列-GYSD 創辦人Steven 印度專訪。2008年9月18日,取自:http://gysd.nyc.gov.tw/praise.asp
內政部(2008)。志願服務法。臺北市:內政部。
王子培(2009)。泰緬邊境短期海外志願活動議題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文科(編譯)(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介汶(2009)。大學學生宿舍內人際問題及處理方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若馨、黃郁青、夏媺婷、李怡芳(譯)。M. David & C. D. Sutton著(2007)。研究方法的基礎。新北市:韋伯文化。
王建忠(2001)。團隊領導與團隊效能:團隊內互動的中介效果。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修曉(譯)(2007)。研究方法概論。臺北市:五南。
王淑俐(2001)。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通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王新閔(2007)。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外志工服務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誕生、宋美妹(2002)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115-127)。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中華救助總會(2007)。關懷泰緬-教育輔助。2012年06月27日,取自:http://www.cares.org.tw/S_2400.asp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7)。2006GYSD年度報告。2009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nyc.gov.tw/chinese/all_in1/07_article_detail.php?MainID=20&ID=402&SID=403&DID=498&Type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8)。青輔會推動「臺灣小飛俠」計畫。2009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nyc.gov.tw/chinese/02_news/02_detail.php?fid=5&ID=1427&Type=G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a)。98年國際志工補助總表。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b)。2005至2009年補助國際志工團隊資料。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1)。公共參與與志願服務-區域和平志工團。2011年12月27日,取自:http://gysd.nyc.gov.tw/index.ph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98年度自行研究報告。因應長期照護需求規劃我國志願服務制度與環境建構策略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任凱(譯)(2005)。D. W. Johnson & F. P. Johnson著。團體動力:理論與技巧(Joining together : 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臺北市:學富文化。
朱朝煌(2011)。大學生領導力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汪芸(譯)(2000)。D. Bornstein著。志工企業家-提昇人類社會的力量(How to Chang the World)。臺北市:天下遠見。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李欣樺(2009)。再見家鄉、再建家鄉:跨文化背景學生自組自籌團隊參與國際服務之學習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芳齡(譯)(2003)。W. Bennis著。未來式領導人:21位當代領導學權威智慧論壇(The future of leadership: today’s top leadership thinkers speak)。臺北市:商智文化。
李法琳(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政賢(譯)(2006)。M. Catherine & B. R. Gretche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09)。I. Seidman著。訪談研究法(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臺北市:五南。
李郁文(200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
李淑珺(譯)(2000)。S. McCurley & R. Lynch著。志工實務手冊(Volunteer Management Mobilizing all the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李紹廷(譯)(2005)。C. H. James著。僕人修練與實踐: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一切(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Leadership Principle)。臺北市 : 商周。
李國漢(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生命經驗-以花蓮縣社區關懷協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邱家彥(2005)。轉換型領導、團隊異質性及團隊衝突與團隊學習關係之探討:團隊行為整合之中介角色。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臺灣本土的個案分析。臺北市:亞太圖書。
吳永安(2007)。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動力之研究-宜蘭縣榮欣志工團體個案分析。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Q. P. Michael著。質的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市:桂冠。
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林上祚(2009年5月16日)。克魯曼:年輕人失業 不妨做志工。中時電子報。
林金定、陳美花、嚴嘉楓(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美珠、田秀蘭(譯)。(2006)。C. E. Hill著。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振春、王秋絨(1995)。團體輔導工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萬億(1998)。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臺北市:五南。
林銘雄(2002)。學生社團團體氣氛週期圖初探與輔導策略。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09-224)。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周珮祺(2009)。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佐藤睦(2009)。JICA青年海外協力隊事業-現狀、課題、今後的展望。發表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98年青年國際志工研討會。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愈寧、周慧貞(譯)(2004)。G. Robert著。僕人領導學:僕人領導的理論與實踐(Servant Leadership :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臺北市 : 啓示。
洪玉雪(2008)。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輔大2007年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洪志成、廖梅花(2003)。R. A. Krueger& M. A. Casey著。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嘉義縣:濤石文化。
高子梅(譯)(2004)。J. M. Kouzes& B. Z. Posner著。模範領導(The Leadership Challenge)。臺北市:臉譜。
高如玉(2012)。國際志工團隊及泰北僑校間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高雄市:麗文文化。
徐克成(2008)。團隊人力資本、團隊學習型態異質性對團隊創新能力之影響:團隊互動型態、領導部屬交換關係之變異、以及團隊社會資本為干擾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臺北市:巨流。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77)。臺北市:洪葉文化。
莊明坤(譯)(1989)。貝登堡的足跡。臺北市:水牛。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4)。G. Corrine著。質性研究導論(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郭進隆(譯)(2007)。P.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臺北市:天下遠見。
許臨高、莫藜藜(譯)(2000)。W. T. Ronald& F. R. Robert著。團體工作實務(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金貴(2003)。志願服務的內涵。人事月刊,36(5),6-14。
陳金貴(2004)。志工團隊的統合及協調。社會福利類志工成長訓練教材,78-95。臺北市:內政部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陳幸梅(2004)。成人參與服務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巧蓁(2009)。大學院校學生之世界公民觀開展-兩個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之緬甸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俞諺(2008)。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淑婷、許逸臻(譯)(2005)。S. A. Hammond著。團隊成功的YES基因:肯定是探詢一點就通。臺北市:開放智慧引導科技。
陳道(2005)。海外志工旅行之休閒涵義。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韻婷(2010)。青年國際志工基本需求滿足與動機自我調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玉(2002)。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施。載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年報(主編),青春作伴好飛翔(頁80-86)。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黃玉(2008)。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政傑(1994)。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昱富(2009)。青年海外服務對國際認知之影響-以轉化學習理論為基礎。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涓容(2008)。領導者的團隊情緒領導行為和團隊績效、團隊內衝突的關聯及其調節作用。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惠惠(1993)。團體輔導工作概論。臺北市:張老師。
黃堅生(2002)。團隊領導、團隊型態對團隊歷程之影響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銘惇(譯)(2000)。M. J. Charles, R. S. Eliot& H. K. Louise著。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臺北市:桂冠。
教育部(1993)。學校青年服務社會工作手冊。教育部,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7)。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教育部,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9a)。教育部重大教育政策。2009年11月03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048
教育部(2009b)。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99年至102年度)。教育部網站。2012年04月01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3
教育部(2009c)。98年暑假期間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申請案彙總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要點執行成果。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網站。2012年04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budget.aspx?budget_sn=345&site_content_sn=99
教育部(2012)。101年度施政計劃。教育部網站。2012年05月22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6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2009)。2009年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活動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曾培祐(2011)。大學社團負責人領導經驗與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K. S.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臺北市:揚智。
張沛文(譯)(2001)。J. C. Hunter著。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臺北市:商周。
張瓊齡(2007)。前瞻2007之國際參與:短期海外志願服務開啟大眾接軌國際永續議題契機。2012年05月21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8398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游正民(2009)。社區志工參與動機與社區意識對持續服務影響之研究-以霧峰鄉社區志工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雷若琬等(譯)(2005)。J. W. Santrock著。人類發展學(Life-span Development)。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賈大齡(2010)。在遙遠的國度看到改變的力量: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鄧志松(2001)。質性研究-為何做深入訪談?。2012年6月25日,取自:http://ihome.cuhk.edu.hk/~b103405/ls2001/quest_ind.htm#int
劉世閔(主編)(2007)。質性研究e點通。高雄市:麗文文化。
劉弘煌(2008)。志願服務者之參與特質-以北部五縣市參與志願服務基礎訓練之學員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2,112-135。
劉翠芬(2005)。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東吳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曉春、張意真(譯)。E. R. Kenneth著。社會團體工作(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Groups: a Clinical Perspective)。臺北市:揚智文化。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賴樹盛(2008)。漂流邊境。臺北市:天下雜誌。
魏宇明(2001)。大學學生社團組織管理績效之研究-以清大學生社團為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明彧(2010年4月)。傑出領導人必備能力:整合力。經理人月刊,65,48-49。
簡鈺青(2008)。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藍毓仁(譯)(2008)。Jane Ritchie、Jane Lewis著。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 and Researchers)。臺北市:巨流。
貳、英文部分
Anonymous. (1995). Theories of group development. Training & development, 49(6), 47.
Ashby, J., & DeGraaf, D., (1998). Re-examining group development in adventure therapy groups. 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1(3), 162-166.
Boss, R. W. (2000). Is the leader really necessary? The longitudinal results of leader absence in team building. 23(4), 471-484.
Cartwright, D., & Zander, A. (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Cassidy, K. (2007). Tuckman revisited: Proposing a new 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 for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9(3), 413-417.
Chang, W. W. (2008). Schema adjustment in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A study of expatriate international aid service wo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3, 57-68.
Cook, A. S. (2008).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lobal dimensions in Service Learning: A collaborative grant-writing project. 6-16.
Conyne, R. K. (1983). CORE Conditions for Stude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education. Springfield. IU: Charles Thomas.
Corey, M. S., Corey, G. C., & Corey, C. (2010). Groups: Process and practice. Belmont: Brooks/Cole.
Cress, C. M., Collier, P. J., & Reitenauer, V. L. (2005).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Virginia: stylus.
Daloz, L. A. P., Keen C. H., Keen J. P. & Parks S. D. (1996). Common fire. Boston: Beacon Press.
Ellis, S. J. & Campbell, K. H. (2005). 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merican as Volunte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yler, J. & Gilles, D. E.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eather, S. R.(1999). The impact of group support systems 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s’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17(2), 23-34.
Gookin, J. & Leach, S. (2009). 2009 NOLS Leadership educator notebook: a toolbox for leadership educators. Wyoming:NOLS.
Green, J. N. (2003). Managing group development: A pattern language for growing and maintaining highly effective groups. Caleton University.
Gunawardena, C. N., Nolla, A. C., Wilson, P. L., Lopez-Islas, J. R., Ramirez-Angel, N., & Megchun-Alpizar, R. M., (2001).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group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in online conferences. Distance education, 22(1), 85-121.
Hulse-killacky, D., Killacky, J., &Donigian, J. (2001). Making task groups work in your world.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Hall.
Jacoby, B. and other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acoby, B. et al. (2003).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ohnson, R. L., & Gross, H. S. (1968). Some factors i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11(4), 259.
Kamis, A., & Kahn, B. K. (2008). Synthesizing Huber’s problem solving and Kolb’s learning cycle: A balanced approach to technical problem solving. Suffolk University.
Levi, D. J. (2001). Group dynamics for team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uke, R. A. Jr. (1995). Never run over into lunch. Training & Development, 49(8), 15-17.
Marquardt, M., Seng, N. C., & Goodson, H. (2010). Team development via action learning,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12(2), 241.
McLeod, P. (2006).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he evolving group: towards a prescriptive theory of intentional group development. 25(7), 689-702
MDGS, Homepage, “MDGS”, UN Millennium Campaign. http://www.endpoverty2015.org/(2000)
Miller, D. L. (1997). The effects of group development, membe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n teamwork outcom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randa, S. M., & Saunders, C., (1995). Group support system: An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to combat group think. 19(2), 193-216.
Noel, D. R., (2006). Cohesive strategies for leadership: The relationship of cohesion to stages of group development. Regent University.
Norton, D. P. (2004).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work for the practicing pediatrician. Pediatric annals, 33(10), 699-707.
Pokras, S. (1995). Problem solving for team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consensus decision making.
Ranieri, K. L. (2002). Toward group problem-solving guidelines for 21st century teams: a case study at a global consulting corpor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herraden, M. S., Stringham, J., Sow, S. C., & McBride, A. M. (2006). The forms and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voluntary service. Voluntas. 17(2), 156-173.
Tuckman, B. W. (1965). Development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 384-399.
Tuckman, B. W. & Jensen, M. A. (1977). “Stages of Small-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3), 419-427.
Waldroupe, A., (2010). The problem solver. 33(5), 8-9.
Walsh, L. V. (2003). International service learning in midwifery and nurs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an’s health, 449-454.
World Volunteer Web. (2001). 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 2001.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9, from http://www.worldvolunteerweb.org/tools/about-us/iyv-2001.html
Yoon, S. W. (2006). Two group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virtual learning team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7(3), 297-312.
国際協力機構(2009). JICAのビジョン.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9, from http://www.jica.g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