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Search / Detailed Display

Author: 丘文豪
Thesis Title: 梁啟超的政治面向,1920-1929
Advisor: 黃克武
Degree: 碩士
Master
Department: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2013
Academic Year: 101
Language: 中文
Number of pages: 131
Keywords (in Chinese): 梁啟超學術與政治梁啟超的晚年廣義政治反共與恐共邊緣知識分子
Thesis Type: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Reference times: Clicks: 155Downloads: 48
Share: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作為近代史相當熱門的主題之一,學者對於梁啟超在1920年至1929年的這段生活的討論相對於1918年以前相對的較少,而在有限的研究中,又以「學者」及「晚年」兩大預設出發,以至於梁氏這段時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遭到忽視。
    本文從檢討「學者」及「晚年」兩大預設出發,試圖「聽其言觀其行」以恢復梁氏仍然強調「政治」的人生態度與理,以及與「政治」難以擺脫的命運。
    首先,從學術作品出發,發現梁氏並沒有對政治失去以往的熱情,只是摒棄過去在官場上施政,與少數人合縱連橫的「狹義政治」,代之以多數國民參與的「廣義政治」作為實踐理想的大方向,並欲以「儒家禮治」作為落實「民治」的理想。接著,在這包含在野監督政府以及社會教育活動的「廣義政治」理想下,梁氏也「起而行」進行實際的活動,然而卻不自主地陷入南方的權力鬥爭之中,並且與北洋官場故舊有切不斷的聯繫。除了思想上無法接受共產主義以及由「中等社會」領導中國的信念外,在群眾興起與蘇俄式集權政黨勃興之下,梁氏主觀上反對集權政黨形式,客觀上缺乏面對面吸引熱衷政治時事的青年的能力,加上經濟上的優渥,遂導致梁氏無法獲得邊緣知識青年的追隨。至於梁氏最後為何以「學者」形象留在歷史之中,更是因為政治上「反革命」所致,眾人「為尊者諱」的論述方式加上忽略了梁氏之死是無人料想到的意外,梁氏積極、樂觀、兼政學的人生態度與理想遂被掩蓋。
    藉由整體觀察梁氏與時代環境的密切聯繫,我們可以發現梁氏並不是以現代意義下的「學者」自許,而是以「孔子式」的「廣義政治」作為心目中政治家的典型。最後,從梁氏的例子,讓我們反思若強硬的使用西方價值觀作為研究框架,將會失去中國思想脈絡下的歷史整體。

    目錄 II 第壹章、前言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4 第三節、研究方法 15 第貳章、梁啟超的「政治」觀 19 第一節、廣義政治與狹義政治 21 第二節、法治、賢人政治與羣眾政治 27 第三節、以儒家學說落實「民治」的理想 33 第參章、往來南北的政治實踐 40 第一節、梁氏與南方勢力的接觸──江蘇省教育會 40 第二節、梁氏與南方勢力的接觸──東南大學 45 第三節、梁氏與北洋故舊的聯繫 54 第肆章、梁啟超的反共態度與恐共心理 62 第一節、對集權政黨的抗拒 62 第二節、「恐共」造成的心理壓力 70 第三節、與「邊緣知識分子」的疏離 76 第伍章、梁啟超的「學者」「晚年」形象 88 第一節、「學者」形象的確立 88 第二節、梁啟超的「晚年」 98 第三節、盡責兼政學;積極非晚年 104 第陸章、結論 117 徵引書目 123

    期刊報紙檔案
    《人物雜誌》(上海)。
    《大公報》(天津)。
    《小說月報》(上海)。
    《中央周刊》(長沙)。
    《申報》(上海)。
    《努力週報》(北京)。
    《良友》 (上海)。
    《長風》(南京)。
    《時事新聞》(廣東)。
    《國語周刊》(北京)。
    《教育雜誌》 (上海)。
    《清華周刊》,(北京)。
    《傳記文學》(台北)。
    《圖書館學季刊》(南京)。
    《暢流》(台北)。
    《衛生報》(上海)。
    《學衡》(南京)。
    《嚮導》(上海) 。
    《醫界春秋》(上海)。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會議一七二次會議速紀錄」,黨史館藏,檔號:00.1/114。

    文獻史料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丁文江、趙豐田編,島田虔次編譯,《梁啟超年譜長編》,東京:岩波書店,2004。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1958。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台北:文華出版,1968。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評傳》,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王學珍、王效挺、黃文一、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記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伍憲子,《中國民主憲政黨黨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無出版年。
    吳天任,《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吳其昌,《梁啟超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吳宓,《空軒詩話》,收於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六)》,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頁1-93。
    吳虞,《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1978。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編纂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台北 : 中國文化大學,1986。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拾遺,《杜月笙外傳》,台北:躍昇文化,1996初版6刷。
    柳詒徵,柳定生、柳曾符編,《柳詒徵劬堂題跋》,台北:華正書局,1996。
    胡適,《四十自述》,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4。
    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7。
    國史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初編(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
    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三編》,上海:上海書店,1991。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三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灣中華書局,1960年5月臺一版。
    梁啟超,《新民說》,台北:中華書局,1959年11月臺一版。
    梁啟超著,張運生、王曉洁編校,《儒家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梁實秋,《秋室雜文》,台北:文星書店,1963。
    陳西瀅,《西瀅閒話》,台北:文星書店,1964。
    惲代英,《惲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黃遠庸,《遠生遺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熊希齡,《熊希齡先生遺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趙元任,《趙元任早年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無出版年。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專書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1。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總經銷,2007。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198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第2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88年第十三次印行。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
    李茂民,《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啟超五四時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李喜所編,《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收於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一編‧23》,上海:上海書局,1989。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1984。
    沈衛威,《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蘇省教育會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書版社,2000。
    周武彪譯,蕭邦奇著,《血路:革命中國中的沈定一(玄廬)傳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夏曉虹,《閱讀梁啟超》,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訂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徐復觀,《(新版)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4臺再版。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馬嘶,《百年冷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生活狀況》,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增訂版)》,台北:東華書局,2008年增訂九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書局,1988。
    張朋園,《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7。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長春:吉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6。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長春:吉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2000。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台北:聯經,1999年3月初版二刷。
    章念馳,《滬上春秋──章太炎與上海》,台北:三民書局,1995。
    許紀霖,《黃炎培:方圓人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彭鵬,《研究系與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以1920年前後為中心》,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台北:東大圖書,1998。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兩代知識份子學思歷程的比較研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蔣廣學,《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終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蕭超然等編,《北京大學校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錢穆,《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臺八版 。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羅志田,《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羅志田,《激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從新文化運動到北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96。
    Levenson, Joseph R.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期刊論文
    王爾敏,〈清季知識份子的自覺〉,《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頁1-46。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6月:頁27-38。
    江勇振,〈期待另一個梁啟超──綜評四本有關梁啟超的著作〉,《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1974年2月:頁437-454。
    江湄,〈從「士君子之學」到現代「人生哲學」──論五四後梁啟超對儒學史的重構及其思想意圖〉,《淡江中文學報》,第20期,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2009年6月:頁129-161。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第6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1年8月:頁15-25。
    吳展良,〈清末學人的求道心態〉,《近代中國》,第145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2001年10月,頁117-129。
    周武,〈論梁啟超三次脫離政治宣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1989年:頁55-65。
    侯杰、李釗,〈大陸近百年梁啟超研究總述〉,《漢學研究通訊》,24卷第3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5年8月:頁1-12。
    胡繩武、金沖及,〈關於梁啟超的評價問題〉,《學術月刊》,第38期,上海:學術月刊社,1960年2月:頁40-50。
    夏曉虹,〈作為政治家的梁啟超──「梁啟超」研究導論之一〉,《雲夢學刊》,29卷第5期,湖南:湖南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2008年9月:頁5-10。
    孫正一,〈病人、病體與醫療-以梁啟超的「血尿」詮釋為例的討論〉,《洄瀾春秋》,第7期,花蓮:東華大學歷史系,2011年2月:頁1-17。
    崔志海,〈梁啟超與五四運動〉,《近代史研究》,第1期,北京:近代史研究編輯部,1997:頁190-204。
    張忠棟,〈胡適從「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論〉,《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頁291-325。
    張朋園,〈胡適與梁啟超──兩代知識份子的親合與排拒〉,《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6月:頁81-108。
    許俊瑩,〈王國維的悲觀與梁啟超的樂觀〉,《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卷第5期,山東: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2009年5月:頁42-45。
    陳匡時,〈關於梁啟超的評價問題簡介〉,《學術月刊》,第38期,上海:學術月刊社,1960年2月:頁51-55。
    彭明輝,〈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9期,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年5月:頁51-84。
    彭春凌,〈《歷史研究法》與1920年代的梁啟超〉,《雲夢學刊》,29卷第5期,湖南:湖南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2008年9月:頁18-24。
    黃克武,〈修身與治國──蔣介石的省克生活〉,《國史館館刊》,第34期,台北:國史館,2012年12月:頁45-68。
    黃克武,〈梁啟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12月:頁41-90。
    黃克武,〈梁啟超與康德〉,《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12月:頁101-148。
    黃克武,〈嚴復與梁啟超〉,《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2002年5月:頁5-40。
    黃敏蘭,〈梁啟超《新史學》的政治意義〉,《政治學研究》,第4期,北京:政治學研究編輯部,1999),頁33-38。
    黃湘金,〈梁啟超與《晨報》事件〉,《雲夢學刊》,29卷第5期,湖南:湖南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2008年9月:頁31-35。
    董德福,〈晚年梁啟超與現代新儒家〉,《天津社會科學》,第6期,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1996年:頁99-104。
    董德福,〈梁啟超與五四運動關係探源〉,《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6期,江蘇:江蘇大學雜誌社,2006年11月:頁29-36。
    賈旭東,〈範式的轉移與意義邊界的開放──梁啟超五四前後文化思想研究80年〉,《巢湖學院學報》,12卷第4期,安徽:巢湖學院學報編輯部,2010年7月:頁116-121。
    鄭大華,〈論「東方文化派」〉,《社會科學戰線》,第4期,吉林:吉林省社會科學院,1993年:頁116-126。
    羅志田,〈民國史研究的「倒放電影」傾向〉,《社會科學研究》,第4期,四川:社會科學研究雜誌社,1999年:頁104-106。

    會議論文集
    呂芳上,〈民國十四年的東南大學學潮〉,收於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北伐統一史》,台北:近代中國,1995年:頁127-160。
    李達嘉,〈尋找立國方針:梁啟超的聯邦與反聯邦論述〉,收於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台北:東華書局,2004年:頁191-231。
    陳以愛,〈「五四」前後的蔡元培與南北學界〉,東海大學歷史系、中正文教基金會合辦「近代中國國家的型塑:領導人物與領導風格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2007/12.15-17。
    黃克武,〈蔣介石與梁啟超〉,收於呂芳上編,《蔣介石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台北:世界大同出版社,2011年:頁121-138。

    學位論文
    劉紀曜,〈梁啟超與儒家傳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7月。
    劉惠璇,〈中華教育改進社與教育獨立運動(1921-192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