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李春吟 |
---|---|
Thesis Title: |
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之研究 Study on Marriage Concept of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
Advisor: | 黃光男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0 |
Academic Year: | 98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146 |
Keywords (in Chinese): | 未婚 、國小教師 、婚姻觀 、擇偶 、質性研究 |
Keywords (in English): |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arriage concept, selection of partner, qualitative research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245 Downloads: 26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以六名37~48 歲的國小未婚教師為研究對象,藉深入訪談的研究方法,來探究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的實質內涵,呈現未婚者對於婚姻的意義、擇偶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再援用生態系統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交換論來分析影響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建構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對國小未婚教師而言,婚姻的意義可以分為:社會面、心理面、生物面、法律面、經濟面等。
結婚社會面的意義是為了順應社會規範以獲取認同,但對於婚姻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婚姻心理面的意義是肯定自我價值、獲得心靈歸屬與生活延伸;婚姻在生物面的意義則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但是隨著性觀念的開放,婚姻滿足生理需求的功能逐漸沒落;在法律面,婚姻的實質保障也因離婚率增加而不再重要;婚姻經濟面的意義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不可以忽視。
國小未婚教師的婚姻觀在擇偶方面,大致以內在表現重於外表,年齡是已過適婚期的教師比較擔心的,並且以個人自由和經濟基礎為結婚的必備條件;還有一些國小未婚教師認為個人擇偶條件有實際與理想上的差距,質疑經濟供給能力並非唯一的判準,每個人有其主體性,因此擇偶行為可能最終是個人價值澄清的歷程。
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研究內容較深入但無法推論母群,且受限於時間精力,除了呈現未婚男性在婚姻的意義、擇偶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外,其他面向研究者並未進行探討;且本研究為研究者獨立完成,個人主觀的影響將無可避免。期望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果能引導社會大眾,正視婚姻觀變遷的事實,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或課程法令制定之參考。
This study has employed 6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ged between 37 to 48 as its targets of research, and the methodology of in-depth interview is exploit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of the marriage concept among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us helping to demonstrate the authentic ideas with regard to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selection of partners, and other relative issues among the unmarried. Afterwards, it will make use of ecosystem theory,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concept of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s indicated from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can be found into social aspect, psychology aspect, biological aspect, legal aspect, and economic aspect for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f the meaning of social aspect for marriage, it is found that one should like to obtain recognition in conformity to social norms but they have, moreover, put forth inquiry over the necessity of marriage. As for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aspect for marriage, it is the recognition for self value, and gaining of spiritual belonging and extension of life. For the meaning of biological aspect of marriage, it should help to furnish the mission of carrying on family’s name; nonetheless, with ever more opening of sexual concept the function that marriage works to accommodate biological need has gradually dwindled; in terms of legal aspect, the substantive protection of marriage has become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with increasing divorce rate. However, the meaning of economic aspect for marriage is considered as a critical facto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can hardly be ignored.
As for the selection of partner with regard to marriage concept of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y would reckon inner performance more than external appearance, whereas age is an issue that concerns thes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more as they have already passed their suitable timing of marriage, and they would based individual freedom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a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for marriage. In addition, some unmarri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some gap selecting partner realistically and ideally, and they question if the capability of economic supply can be taken as the only criterion. Due to the fact that every person is given with their individuality, it is then considered that selection of partner can, ultimately, become the process of clarification of personal values.
Since this study has employ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he content of research is relatively more penetrating but it is unable to prediction the population. Besides, it is limited by time and effort that it cannot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of other aspects, aside from demonstrating authentic thoughts on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for unmarried male, selection of partner,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Furthermore, since this study is completed by the researcher alon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sm will then be unavoidable. It is thu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can help to guide the general public, and correct the fact of fluctuating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it could also provide itself as reference for formulation of legal provis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r program.
ㄧ、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順民(2007)。 生命歷程與家庭福利。台北:洪葉文化。
王雲五編(198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台北:商務。
內政部主計處(2010)。現住人口婚姻狀況。檢索日期:2010.6.12,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內政部主計處(2010)。初婚與再婚統計。檢索日期:2010.6.12,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丘玲玲(1998)。台北縣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原作:Lawrence. Neuman, W.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經建會(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87年至140年人口推計。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行政院衛生署新聞(2004)。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50971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滿 意度之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呂秀蓮(1995)。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李紹嶸、蔡文輝(198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李明霓(2001)。婚姻生活價值觀與婚姻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芳如(2000)。新好男人-雙生涯家庭男性家務分擔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思亮(2000)。已婚男性婚姻品質相關之研究-以育有學齡子女父親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妙虹(2002)。戰後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1970-200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銀河(2003)。性愛與婚姻。台北市:五南。
李茂興譯(1998)。追求未來與過去。台北:弘志文化。原作: Gerald Corey &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1997). I Never Know I Had a Choice.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心芝(2002)。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昭儀(2003)。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就君 (2002)。人在家庭。 台北:張老師。
吳淑玲(2001)。精神分裂病患者擇偶行為與婚姻狀況。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德燦(2003)。 精神分析心理學。台北:東華。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奕嫺(1999)。台北市高中學生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等著(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林秋萍(2001)。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亞寧(2002)。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蕙瑛(1989)。快樂的單身女郎。台北:幼獅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雅真(1999)。夫妻性別角色、權力與衝突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原著: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敬文(1974)。馬斯洛談「自我實現」。國教天地,第九期,頁10-12。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高淑清(2000)。質的研究法。高雄:麗文文化。
張令恬(1998)。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7)。感情、婚姻、家庭。台北:桂冠。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瑞真(2000)。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蕙雯(2006)。公主獨睡雙人床-「五年級」未婚女性婚姻觀與生涯發展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302-4.xls
郭育吟( 2004)。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Bernard I. Murstein(1998)著、郭靜晃 編 / 張惠芬 譯。步入婚姻之道。台北: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 質的研究。台北: 五南。
陳志賢(1997)。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怡錚(1999)。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珮庭(2003)。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柔吟(2006)。「她」的家-單身女人的成家行動與家空間體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淑娟(1994)。單身女性的生涯認同與生活適應。諮商與輔導,第107期,頁 32-35。
曾文星、徐靜合著(1992)。婚姻的心理衛生。台北:水牛。
森若裕子(1997)。晚婚化現象的分析—日本中產階級未婚女性的自立程度與婚姻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藜藜(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東吳社會工作研究所。
曹中瑋(1984)。只有愛就夠了嗎?姻綠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
莊瑞飛(2003)。原生家庭與其他重要他人經驗對女性婚姻恐懼者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
傅瓊慧(1986)。雙生涯及雙工作家庭妻子之婚姻、生活滿意之相關因素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Norman Goodman 原著。台北:桂冠。
彭懷真(1995)。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意琇(2004)。〝緣〞來如此—單身女性「相親經驗」背後的社會文化圖像。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鴻裕(2000)。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台灣經驗之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西真(2003)。中國社會婚姻不對稱與超邊際分析模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 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文化。
葉姿利(2002)。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智慧(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碧芬(2002)。配偶同質性與婚姻品質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2)。緣及其在現代化生活中的作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67。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國科會專題計畫結案報告。
趙淑珠(2001)。未婚單身女性的自我觀與婚姻觀。載於「性別、心理及本土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廖和敏(1993)。不婚俱樂部。台北:方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劉秀娟(2001)。台灣教師婚姻暴力意象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一龍(2001)。台灣家庭的生命週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瑞馨、王桂花(1985)。婚姻面面觀。台北: 張老師。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文輝(2003)。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雯(2004)。國軍志願役軍官婚姻態度、擇偶條件、擇偶動機與婚姻滿意之關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郁琪(2001)。情慾與禮教的躍動--以未婚女性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店。
蕭淑仁(2003)。青年女性的生活經驗-以高學歷的職業婦女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 (2000)。「台灣地區單親戶之貧窮:以1998年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151-189。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檢索日期:2010.6.12。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3/theme-245.htm
魏秀惠、張愛芬、王春祝 主編(1987)。婚姻的危機與轉機。台北:洞察。
瞿海源、王振寰(2003)。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第二版) 。台北市 :巨流
羅靜婷(2001)。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二、英文部分
Bronfenbrenner, U. (197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a (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Vol. 6, pp. 187-25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Erikson, E. (1963).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Norton.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 Harper & Collins.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Collins.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Winch, R. F. (1958). Mate selection: A stud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New York: Har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