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Search / Detailed Display

Author: 陳依璇
CHEN, YI-HSUAN
Thesis Title: 不同背景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mong School Hope, and Life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dvisor: 陳李綢
Chen, Li-Chou
Degree: 碩士
Master
Department: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2012
Academic Year: 100
Language: 中文
Number of pages: 97
Keywords (in Chinese): 學校希望感生活適應
Keywords (in English): school hope, life adjustment
Thesis Type: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Reference times: Clicks: 207Downloads: 37
Share: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國中學生分別在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差異情形,以及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與預測力,本研究共抽樣臺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三區國民中學學生,有效樣本共911人。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使用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國中學生學校希望感量表」與「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與迴歸分析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國中學生在整體學校希望感、學校希望感之生涯目標性、生涯自我評價、課業自我評價與可能性沒有顯著差異,在學校希望感之「課業目標性」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
    二、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學校希望感整體與五項因素皆有差異,且七年級學生優於八、九年級學生。
    三、不同家庭結構國中生在學校希望感整體與五項因素皆有差異,且雙親家庭
    的學生優於非雙親家庭的學生。
    四、不同性別國中生在生活適應之整體以及其七項層面,包含自我定向、家庭適應、人際關係、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學習適應、自我勝任皆無差異,但生
    活適應之「社會適應」有差異,且女生顯著高於男生。
    五、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生活適應整體與八項層面皆有差異。
    六、不同家庭結構國中生在生活適應之整體與八項層面皆有差異,且雙親家庭的
    學生優於非雙親家庭的學生。
    七、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與其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八、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可預測其生活適應。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國中學生之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differences in sex, grade and family structure among junior high stud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school hope and life adjustment.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are 91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Keelung City in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 is used to ga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e study data is collected through the Scale of School and the Scale of Life Adjustment.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T-test, MANOVA ,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1.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different sex on whole school hope, career goals, career self-evaluation, academic self-evaluation and possibility. However significance is found on students’ academic goals, a subcategory of school hope. And it shows that female students report higher academic goal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2.Grade differences are found significant on school hope and the other five subcategories of school hope. It shows that seventh graders reported higher scores than eighth and ninth graders.
    3.Family structure differences are found significant on school hope and the other five subcategories of school hop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wo-parent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scores than the other graders.
    4.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sex differences on whole life adjustment and seven subcategories of life adjustment. Besides, there is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on social adaptation, a subcategory of life adjustment. The data shows that female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score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5.Grade differences are found significant on life adjustment and the eight subcategories of life adjustment.
    6.Family structure differences are found significant on life adjustment and the eight subcategories of life adjustment. The two-parent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scores than the other graders.
    7.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chool hope and life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8.School hope significantly predicts life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analyzed data in the hope to provide further discussion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for related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次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希望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生活適應與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的差異情形 4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 45 第三節 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 50 第四節 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預測分析 53 第五章 討論 63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之差異 6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生活適應之差異 66 第三節 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關係 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結論 73 第二節 建議 74 參考文獻 79 中文部分 79 西文部分 85 附錄 89 附錄一 研究工具授權同意書 89 附錄二 正式量表 91 附錄三 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一覽表 95

    中文部分
    王沂釗(1994)。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學生輔導,36,108-118。
    王枝燦(2009)。家庭結構對青少年子女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柏元(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莊民(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蓁蓁(2000)。臺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覺興(2001)。單親家庭子女生涯發展與抉擇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俊(2006)。兒童希望的培養-心理學意義上的分析。常州工學院學報,24(5),48-52。
    呂秋桂(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119-147。
    李佩珊(2004)。國小學童內外控、幸福感與情緒智力及 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媚(2009)。運用希望感團體方案提昇被同儕忽視兒童社交巧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
    沈怡吟(2010)。國中學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珍(2009)。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
    林佳欣(2010)。國中生親子溝通,學習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浥雰(2009)。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梅琴(2004)。國小資優生其父母管教方式、A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五位資優生為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卉綺(2005)。高中生生涯決定困難、生涯自我效能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邱雅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惠玲(2008)。青少年復原力量表與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周明(2008)。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感量表之發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吳和堂(2011)。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高教出版。
    吳孟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弘(2009)。高年級學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易習出版社。
    吳振賢(1997)。大學生之希望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惠倩(2009)。台北地區國中學生個人競爭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唐子俊、蔡瑞修、王慧瑛、蔡詩殷、林家興(2006)。憂鬱症合併重複自我傷害行為青少年的人際心理治療:正向改變及有效治療因子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3),279-304。
    唐淑華 (2004)。希望感的提昇-另一個進行情意教育的取向(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3-H-259-001)。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純瑜(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測驗及評量組(2011)。國中學生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聯。取自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電子報網站: http:// tasa.naer.edu.tw/uploadfiles/file/TASAePaper/TASANEWS20110215,2011年2月15日
    陳又華(2008)。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李綢、羅品欣(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蒹(2006)。希望感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之實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芝(2010)。國中生自尊情緒智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康力文(2007)。高中生學習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千葳(2007)。高職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評價與因應策略之關係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福豫(2008)。高級中等進修學校機械科學生自我概念與職業生涯規劃之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月美(1996)。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華(2008)。國中生家庭氣氛、學校適應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雀(2009)。國小兒童家庭功能、學校生活適應與憂鬱情緒之關連性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清松(2010)。父母管教型態、自尊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芳(2005)。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希望感、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3-61。
    黃曉樺(2011)。國中生家庭結構、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錦登(1999)。國軍軍事院校學生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馥茗(1968)。自知與大學生生活之調適。國立師範大學學報,13,95-145。
    廖真瑜(2005)。國中學生自我效能、目標導向、課業任務價值與學業延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筱婕(2009)。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國中生幸福感。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嘉(2007)。國小學生自尊,學習策略,與拖延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文(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韌性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燕、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與一般少年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中正教育研究,4(2),37-56。
    蔡佩伶(2007)。中部地區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型態、自我效能、班級學生行為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俊傑(1998)。父母參與及教師參與對學生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南部國二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方媛(2006)。國中生自尊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世昌(2004)。國民中學學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曉楓(20010)。青少年生活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93-112。
    賴英娟、巫博瀚(2009)。希望理論的概念分析與理論應用。教育與發展,26(4),71-74。
    錢靜怡(2006)。自殺企圖者人格特質與希望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秀宜(2004)。希望理論在學生輔導上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0,94-100。
    戴禎儀(2010)。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芬(2009)。影響國中學習表現之因素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纓(2008)。國中生課業學習目標的類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慈容(2004)。國小六年級男、女兒童家庭社經地位及自我概念 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宜娟(2011)。陸生來臺就學動機與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綵思(2004)。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麗敏(1996)。影響國小兒童數學成就之自我調節學習與情感因素分析及其策略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文秀(2005)。希望理論、測量及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6(4),112-123。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曉佩(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的親子互動關係、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適應之研究:以學習障礙及輕度智能障礙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Aspinwall, L. G. (1998). Rethinking the role of positive affect in self-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2, 1-32.
    Chang, E.C. (1998). Hop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oping in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4, 953–962.
    Gilman R., Dooley J., & Florell, D. (2006). Relative levels of hop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among adolescents.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2), 166-178
    Kwon, P. (2002). Hope, defense mechanisms, and adjustment: Implications for false hope and defensive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 207-231.
    Lopez, S. J., Snyder C. R., & Pedrotti, J. T., (2003).Hope: Many definitions, many measures.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pp. 91-106).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nyder, C. R., Harris, C., Anderson, J. R., Holleran, S. A., Irving, L. M., Sigmon, S. T.,Yoshinobu, L., Gibb, J., Langelle, C., & Harney, P. (1991). The will and the way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570-585.
    Snyder, C. R. (1994). The psychology of hope: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New York: Free Press.
    Snyder, C. R., Hoza, B., Pelham, W. E., Rapoff, M., Ware, L.,Danovsky, M.,Highberger, L., Rubinstein, H., & Stahl, K. J. (1997).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ren’s Hope Scale.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22, 399-421.
    Snyder, C. R., Cheavens, J., & Sympson, S. (1997). Hope: An individual motive for social comme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 107-118.
    Snyder, C. R., (Ed.). (2000a).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nyder, C. R. (2000b). Hypothesis: There is hope.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 (pp.3-2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nyder, C. R. (2002).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249-275.
    Snyder, C. R., Feldman, B. D., Shorey, H. S., & Rand, K. L. (2002). Hopeful choices: A school counselor's guide to hope theory.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5(5) 298.
    Snyder, C. R., Rand, K. L., & Sigmon, D. R. (2002). Hope theory-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257-276).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nyder, C. R., & Shorey, H. (2002). Hope in the classroom: The rol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sychology curriculum. Psychology Teacher Network, 12, 1-9.
    Snyder, C. R., Lopez, S. J., Shorey, H., Rand, K., & Feldman, D. (2003). Applying hope theory, measurements, and interven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22-139.
    Snyder, C. R, Lopez, S. J., & Pedrotti, J. T. (2006). Hope: Many defiitions, many measures.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pp.99-107).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7).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strength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Suldo, S. M., & Hueber, E. S. (2004). Does life satisfaction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 psychopathological behavior during adolescence?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 19, 93–105.
    Sympson, S. (1999). Validation of the domain specific hope scal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Kansas, Lawrence.
    Taylor, C. C. W. (1998). Eudaimonia. In E. Crai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pp.450-452). New York: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