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葉進興 Yeh, Chin-Shing |
---|---|
Thesis Title: |
中高齡者社區運動之經營管理模式-以新北市萬里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Management Model of Community Exercise for Middle-age and Elderly Adults:A Case Study of Wanli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
Advisor: |
陳文華
Chen, Wun-Hwa 方進隆 Fang, Chin-Lung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7 |
Academic Year: | 105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93 |
Keywords (in Chinese): | 中高齡者 、運動參與 、參與滿意度 、效果 、經營管理模式 |
Keywords (in English): | middle-aged adults, exercise participation, participation satisfaction, effect,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965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567 Downloads: 39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摘 要
台灣隨著社會快速的變遷,人類壽命的延長,人口老化現象普遍,在地老化是未來規劃與推動的趨勢,養成規律運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緩老化並預防改善疾病,且能提升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中高齡參與社區活動的好處及社區運動經營管理模式值得研究與探討。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新北市萬里社區發展協會中高齡者運動之經營管理模式,利用問卷瞭解社區運動經營管理的滿意度和效益,也藉由文獻探討提供較有效率的社區運動經營管理模式,供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以130位住在新北市萬里社區,年齡五十歲以上的中高年齡者為研究對象,以實際訪談和問卷調查收集運動參與滿意度和效果等資料,問卷中每個題目以Likert五分等級量表計分,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和卡方檢定加以分析比較。結果發現中高齡參與者對於社區運動參與的整體滿意度平均為4.11分(最高五分),屬高的滿意度,其中以資源(環境與場地設施)的平均滿意度最高(4.19分),接著是組織(專業素養,平均分數4.17分)、活動(課程規劃與安排,平均4.07分)與服務(4.02分)。而參與社區運動的效益總平均分數為4.10分,有較高的運動參與效益,而其中以幫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效益最高(4.27分),然後是改善人際關係(4.23分)和幫助養成健康生活方式(4.22分),最低的效益為減輕體重(3.93分)。自評健康良好的中高齡者對於社區運動參與之滿意度愈高,且每(天)次運動時間為1小時以上中高齡者參與運動之滿意度和效果程度亦愈佳。
較有效和能永續經營的社區中高齡者運動經營管理需要考量相關因素,萬里社區發展協會考量組織、資源、活動與服務等運動經營管理模式,利用社區組織的力量,聘請專業人員,增取社會資源(如爭取經費、改善場地和設備等),規劃適當的課程或活動和提供適度的服務,而讓社區中高齡者方便參與社區的運動課程,使用運動場所與設施,進而提升中高齡者的身體活動量和健康狀況。
關鍵詞:中高齡者、運動參與、參與滿意度、效果、經營管理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social change and more aging population, the life expectance of people in Taiwan is increased. To face the ageing society, the policy of Aging in Place is the trend for activity planning and promotion. Regular exercise and healthy lifestyle can slow down the process of aging, prevent and improve the disease condition, and enhance the life quality. Therefore,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local 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and its effects and satisfaction are needed for investigation.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of Wanli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effects of the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Also, the more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model will be provid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were 130 subjects more than 50 years old and lived in Wanli community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 The designed 5 Likert scal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mainly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d chi-square test analysis, and the main results were followed:
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score of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was 4.11 points ( 0-5 points), the participant had somewhat high satisfaction.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facility) had highest satisfaction score (average 4.19 points), then the 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expertise, average 4.17 points), the program (program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average 4.07 points) and the service (average 4.02 points). The average benefits of the total community program was 4.10 points, the participant had gain somewhat high benefit of the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The highest benefit was help keeping regular exercise (4.27 points), then improving human relationship (4.23 points) and maintaining healthy lifestyle (4.22 points), the lowest benefit was controlling body weight (average 3.93 points). For those who were in good health condition had more satisfac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and the middle-senior adults who exercised more than one hour daily had more satisfaction and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To have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for the community middle and elderly adults, some important factors need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anli community association had applied some parts of factors for management,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team work and professional staff), resource (financial aid, and improve the facility), activity (program plan and arrangement) and service. Proper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will make more accessible for the exercise facility and programs, and increase th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community middle-aged adults.
Keywords: middle-aged adults, exercise participation, participation satisfaction, effect,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進隆,1997。健康體適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 漢文書店。
方進隆,2014。運動處方。台北市 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方進隆,2015。高齡者的運動與全人健康。台北市 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建煌,2013。消費者行為。台北市 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戚樹成,2014。組織行為精華版。台北市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邱政皓,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 第五版。
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市 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楊維忠、張甜,2013。SPSS統計分析與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
上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黃永任,1994。運動科學講座。台北市 八熊星出版社。
涂淑芳,1996譯。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 桂冠出版社。
陳定國,2009。高階策略管理企劃與決策。台北市華 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涵纖、陳定國,2012。有效管理哲學。台北市 財團法人中華企業研究院
學術教育基金會。
李誠主編,2014。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全新第四版。台北市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少熙總編輯,2015。高齡者全方位健康促進課程實施手冊。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李淑芳、劉淑燕,2008。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台北市 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益長總主編,2012。老化與體能。新北市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貴福總校閱,2011。老人運動保健。台北市 禾楓書局有限公司。
許樹淵、崔凌震,2010。銀髮族體育運動保健。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邱天助,1993。教育老年學。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孫武彥、俞玫妏,2015。觀光與休閒概論。台北市 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市 世新大學。
楊建夫等編著,2007。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市 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金柱,2006。運動觀光導論。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李茂興譯,2004。顧客調查的觀念與技術。台北市 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金鑫,1983。運動醫學講座。台北市 健康世界雜誌社。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台北市 財團法人陽昇教育基金會。
王瑞麟、江澤群、呂銀益、呂謙、官文炎、林宏恩、林國榮、徐揚、許明彰、陳維智、黃煜、彭小惠等合著,2003。運動管理學。台中市 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鄭志富等著,1998。二版 運動管理學論文選輯(一) 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國立體育學院,1998。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二) 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三) 台北市 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陳五洲,2008。運動研究法。台中市 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邱金松 總校閱,2009。體育研究法。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程紹同,2003。運動政策與事業經營管理研究。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程紹同,2003。運動行銷與贊助研究。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貴福 總校閱,2013。高齡者體適能測驗手冊。台北市 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謝伸裕,2004。身體活動研究法。台北市 力大圖書有限公司。
張思敏,2006。台灣運動教育學領域博碩士論文內容分析比較與發展趨勢之研究。
台北市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鄭華清,2003。行銷管理。台北市 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隆儀,2014。行銷學。台北市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鵬飛,2015。服務行銷四版。台北市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芬姿、吳穌、陳嫣芬、羅瑞玉、林春鳳、劉德誠, 2009。老人休閒活動設計與規
劃。台北市 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方進隆,李若屏,高鈺彥,張致瑋,卓俊辰,2008。社區身體活動推廣策略與介入模式
之研究。台北市 體育學報。
朱芬郁,2005。社區大學高齡學習型態的現況與省思。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未出版博士論文。
游家訓,2010。銀髮族學習需求與服務創新之機會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
白聖文,2012。臺北市松山運動中心高齡者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
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1-147。
英文部分
Beard, J. G.,Ragheb, M. G.(1980).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2(1),20-33.
Kotler,P.(1991).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 th ed.).NJ:Prentice-Hall.
Kotler,P.(1998).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 th 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Carsozo,R.N. P.(1991).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rimentions an satisfac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44-249.
網路媒體參考資料
王順民、黃明發,2012。關於長期照顧機構管理約制的若干芻議。台北市財團法人國
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內政部,2011。內政統計通報100年第十一週。
內政部統計處,2012。100年底我國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概況。
內政部統計處,2015。104年第3週內政統計通報(103年底人口結構分析)。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至150年)」報告。
尚憶薇,1999。適當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助益。大專體育,46,p82~86。
楊智荃、陳鴻雁,2004。市民運動中心營運之風險管理。大專體育72期136–143。
倪瑛蓮、施致平,2012。運動休閒新起點-探析台北市運動中心之發展現況及未來契
機。中華體育季刊26(2期)。
臺北市體育處市民運動服務網(2008)。
台北市政府學習型城市網(各區運動中心推廣) 。
Yahoo奇摩知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MBA智庫百科。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