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解令晴 Hsieh, Ling-Ching |
---|---|
Thesis Title: |
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之研究─創新傳佈理論的觀點 Study on Taiwan Cultur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1920s – Focus 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
Advisor: |
黃東益
Huang, Tong-Yi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11 |
Academic Year: | 99 |
Language: | 中文 |
Number of pages: | 142 |
Keywords (in Chinese): | 日治時期 、文化啟蒙運動 、創新傳佈 、臺灣文化協會 、蔣渭水 |
Keywords (in English): |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CA), Wei-Shui Chiang |
Thesis Type: | 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188 Downloads: 28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臺灣人民遭受與世界上許多被殖民者類似處境-差別待遇,同時臺灣人民也和世界上許多被殖民者一樣,對殖民統治者有反抗與衝突,而這些反抗與衝突有部分是非武力的文化、政治社會運動,特別是在1920 年代,臺灣近代知識份子受到了日本大正時期民主自由思潮與世界「民族自決」等影響,面對臺灣人民的困境及文化的頹喪,效法西方啟蒙運動的真義,力圖改革以謀求臺灣文化之向上。
臺灣文化協會乃臺灣史上第一個啟蒙臺灣人新思想文化的團體。臺灣文化協會結合了當時社會菁英及各階層人民的參與,並運用各式傳媒管道包括出版刊物、講演、電影及戲劇等方式,成功地在臺灣各地傳佈了新思想文化。
創新的事件得以順利的傳佈,包括了五個要件:新事物、傳播管道、時間、社會體系以及人。本文研究即以創新傳佈理論為觀點,分析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內外環境背景、臺灣文化協會於文化啟蒙的傳佈過程中,傳播媒介的運用與效果,並探究社會菁英(以蔣渭水為例)與傳播效果之間的關係以及臺灣文化啟蒙運動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雖然最終臺灣文化協會成員間因在運動方向上的歧異,導致分裂而至泡沫化,然而卻興起了臺灣繼文化啟蒙運動後,政治社會運動更廣泛的實踐熱誠,從追求臺灣文化主體性的認知面來看,「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已成為1920年代臺灣文化啟蒙創新傳佈的最大意義所在。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1895-1945), People in Taiwan had suffered the same situation as other colonized people in the world - Discrimination Treatment. The same as other colonized people, People in Taiwan resisted and conflicted with the colonizer. However, the resistance and conflict were on culture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1920s, 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were influenced by the democracy trend in the Japanese Taisho Period and the world trend of the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Facing the difficult condition and cultural depression, People in Taiwan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to reform and upgrade the culture of Taiwan.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CA) was the first organization which was engaged i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new thinking culture in Taiwan.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many social elites and different classes of people in TCA. Through the variety of media channels, including the publishing, speech, movie and drama etc., they had spread the new thinking on culture around Taiwan.
The Event of Innovation was able to be diffused smoothly owing to the fllowing five key items: The Innova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Time, Social System and Adopter.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alyz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ckgrounds regarding Taiwan Cultural Enlightenment during the 1920s, the usage and effect of the communication media regarding Taiwan Cultural Enlightenment from the TCA, and exploring how the social elites (example on Wei-Shui Chiang) had influenced on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for the movement among the members of TCA which led to separating and foaming in the end. However, the political movement became more practical and enthusiastic after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utonomy, the viewpoint of “Taiwan belongs to People in Taiwan,”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regarding Cultural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1920s.
壹、中文部份
《臺灣民報》(1974),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
《臺灣新民報》(1974),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本。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98),《臺灣史》2版,臺北:武陵。
公共電視臺策劃(2005),《臺灣百年人物誌》1、2冊,臺北:玉山社。
王乃信等譯(2006),《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一冊:文化運動》《譯自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之治安狀況(中卷)》,臺北:海峽學術。
王玉靜編(2006),《蔣渭水紀念文集》,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王詩琅譯(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
王曉波(1997),〈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期7,頁1-54。
王曉波(1998),《蔣渭水全集》上冊,臺北:海峽學術。
王曉波(1998),《蔣渭水全集》下冊,臺北:海峽學術。
白安娜 (2003),《The Taiwa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omintern (1928-193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成枝編(1950),《蔣渭水遺集》,臺北:蔣先烈遺集刊行會。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
伊藤幹彥(2004),〈臺灣社會主義思想之研究--連溫卿與謝雪紅〉,《思與言》,卷42期2,頁43-74。
伊藤幹彥(2005),《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臺北:鴻儒堂。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
吳佩珍(2007),〈日本自由民權運動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蔣渭水〈入獄日記〉中《西鄉南洲傳》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期11,頁109-132。
吳昆儒等編(2006),《林獻堂逝世五十週年紀念輯》,臺中:明臺高級中學。
吳婉珣(2004),《政治權力與歷史詮釋:以蔣渭水之形象變遷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公共政策碩士班論文。
李元授、鄒昆山(1998),《演講學》,武昌:華中理工大學。
李金詮(198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三民。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
李明輝譯注(2002),《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市 : 聯經。
周婉窈(1989),《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社。
林秀蓉(2000),〈一篇診斷日治時代臺灣社會病症的政治文獻--蔣渭水「臨床講義」〉,《宜蘭文獻雜誌》,期45,頁131-144。
林秀蓉(2002),《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佳蕙(2006),《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國立臺灣大師範中學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柏欣(2001),《蔣渭水先生逝世七十週年專刊-同胞須團結 團結真有力》,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林柏維(1985),《臺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1921-1927)》,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維(1998),《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林淑惠(2004),《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臺灣新文學運動(1920-1931)--以《臺灣民報》為中心》,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誠、朱浤源(1994),《政治學大辭典》,台北:五南。
范燕秋(2003),〈大正民主時代臺灣新世代知識分子與蔣渭水醫師〉,《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36-55。
祝振華(1977),《演講辯論學》,臺北:黎明。
翁秀琪(1992a),《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証》初版,臺北: 三民。
翁秀琪(1996b),《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証》修訂再版,臺北: 三民。
高全喜(2009),〈重新反思五四以降的中國啟蒙〉,《21世紀評論》,133期,頁13-17。
唐澤信夫(1927),《黎明の臺灣》,臺北:新高堂。
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等(2001),《發現臺灣》上、下冊,臺北:天下雜誌。
國立國父紀念館(2009),《自覺的年代:蔣渭水歷史影像紀實》,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主辦(2002),《榮耀與寂寥-臺灣文化協會的年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正男(1984),《演說與辯論》,臺北:文笙。
張炎憲(1991),〈1920年代的蔣渭水〉,《臺灣風物》,卷41期4,頁70-86。
張炎憲(1996),〈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臺灣史論文精選(下)》,頁131-59。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2003),《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雅惠(2001),《日治時期的醫師與臺灣文學─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臺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永和等編著(2002),《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空大。
梁明雄(2001),〈革命家蔣渭水作品淺探〉,《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報》,卷10期2,頁185-193,屏東:屏東科大。
梁明雄(2007),〈蔣渭水與臺灣新文化運動〉,《稻江學報》,卷2期2,頁259-277。
莊永明(2003),〈「一代熱血男兒」蔣渭水的人格特質〉,《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81-85。
莊永明總策劃(2001),《文學臺灣人》,臺北:遠流。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
連溫卿(1953),<臺灣文化協會的發軔>,《臺北文物》,11月,卷2期3,頁70。
連溫卿(1988),《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
郭少棠(1994),《德國現代化新論-權利與自由》,臺北:商務印書館。
郭崇美紀錄(2002),〈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八十週年紀念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直字140》,頁1-37。
陳正茂(2009),《臺灣早期政黨史略(1900-1960)》,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君愷(1990),〈綜評三本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專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社會運動史》、蔡培火等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連溫卿著《臺灣政治運動史》]〉,《歷史學報》,期18,頁491-501。
陳君愷編著(2006),《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臺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芳明(2009),《謝雪紅評傳》,臺北:麥田。
陳美蓉(1990),〈臺灣第一代溫和左派社會運動家--連溫卿〉,《臺北畫刊》,第394期,頁19。
陳偉智訪談整理(2003),〈把持理想,凝視現實--專訪黃煌雄委員談蔣渭水先生〉,《宜蘭文獻雜誌》,第63期,頁3-35。
陳欽春 (1993),《公共政策創新擴散模式之研究 --台北市「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美(2006),〈臺灣環境倫理的建構--從林茂生、蔣渭水、原住民、李奧波談起〉,《當代》,卷108期226,頁42-55。
陳翠蓮(1987),《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梓翔(2000),《演講學原理:公共傳播的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 城、莊達欣(2006),〈中國知識份子對社會主義的態度:孫中山與蔣渭水 之比較〉,《孫學研究》,期1,頁1-35。
黃秀慧主編(2005),《簡吉與臺灣農民組合運動-漫漫牛車路紀念特展專輯》,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桃園縣文化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
黃煌雄(1999),《蔣渭水傳-臺灣的先知先覺者》,臺北:前衛。
黃煌雄(2006),《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臺北:時報。
黃樹仁(1980),《日據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意義形態與角色之研究:1920-1927》,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秋月、劉芷綾(2004),〈啟蒙在德國〉,《中興史學》,第10期,頁137-163。
楊正彥(2007),《蔣渭水對臺灣民族運動之影響與貢獻》,佛光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收錄於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楊逵(1998),《楊逵全集》,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肇嘉(2004),《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
經典雜誌社編著(2005),《赤日炎炎 臺灣1895-1945》,臺北:經典雜誌。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芸芸(1991),〈永不仆倒的臺灣近代史塑造者:悼蔣渭水逝世一甲子〉,《中國論壇》,卷31期11號371,頁87-90。
葉榮鐘主編(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冊,臺中:晨星。
葉榮鐘編(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文集》,臺北:文海。
葉榮鐘(1995),<革命家蔣渭水>,《台灣人物群像》,4月,頁231,台北:時報。
葉龍彥(1994),<臺灣文化協會的電影隊-「美臺團」>,《台灣文憲》,12月,卷45期4,頁225-23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73),《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東京:龍溪書舍復刻版。
齊思賢譯(2000),《引爆趨勢》(原作者:Malcolm Gladwell),臺北:時報。
劉先軍(1997),〈蔣渭水(一八九一至一九三一)〉,《中外雜誌》,卷81期4號482,頁135-141。
蔣朝根(2002),〈圖說1920年代的反日、反帝運動〉,《臺北文獻直字 140》,第8期,頁39-60。
蔣朝根(2003),〈自覺年代的演說家--蔣渭水〉,《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110-120 。
蔣朝根(2003),〈宜蘭精神的塑造者--1920年代蔣渭水與宜蘭的社會運動〉,《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86-109。
蔣朝根(2003),〈臺灣社會運動史的見證[蔣渭水先生]〉,《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132-139。
蔣朝根(2003),〈蔣渭水相關評價〉,《宜蘭文獻雜誌》,期63,頁140-153。
蔣朝根編著(2006),《蔣渭水留真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蔣渭水烈士大眾葬葬儀委員會、蔣氏遺集刊行會編(1931),《蔣渭水全集》,臺北:蔣渭水遺集刊行會。
蔡相煇(1996),〈文化啟蒙,激揚民氣--臺灣文化協會的民眾啟蒙運動(1921至1927)〉,《國魂》,期607,頁38-40。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1971a),《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1982b),《臺灣民族運動史》再版,臺北:自立晚報社。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1983c),《臺灣民族運動史》三版,臺北:自立晚報社。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1987d),《臺灣民族運動史》四版,臺北:自立晚報社。
黎一皋(2006),〈蔣渭水的政治思想〉,《中學教育學報》,期13,頁249-278。
蕭欣慈(2004),《光點~蔣渭水研究(1921-1931)》,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和紀念館(1994),《賴和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戴振豐(1998),《葉榮鐘與臺灣民族運動(1900-194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寶村(2002),〈臺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臺灣史料研究》,期19,頁144-159。
簡迥仁(1991),《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鄉出版社。
顏明賢(1994),〈日據時代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影響(1921-1927)〉,《社會科教育學刊》,期4,頁142-235。
羅世宏譯(1992),《傳播理論》,臺北:時英。
貳、英文部份
Bass, B. M.(1985),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 New York:Free Press.
Conger, J. A.& Kanungo, R. N.(1988), 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171 charismatic leadership. Charismatic leadership:the elusive factor i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pp,91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use, R. J.(1977), A 1976 theory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Carbondale, IL:Southern 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Nonaka, I. ( 1991),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69, , pp,96-104.
Reill , Peter Hanns. ( 1975), The German enlightenment and the rise of historic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4.
Roger, E. M.(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Roger, E. 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4nd ed., New York:Free Press.